7月5日,骄阳炙烤着哈密的戈壁滩。下马崖乡的小院里,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哈密边境管理支队下马崖边境派出所民警荣俊超踩着人字梯仔细固定藤架木桩,他的维吾尔族“姐姐”妮娅孜古丽在梯子下方稳稳扶着梯脚,不时递上工具,两人配合默契。
“俊超就是我的亲弟弟。”妮娅孜古丽笑着说。这句话道出了下马崖漫长岁月里的守望相助,也见证了戍边民警深深融入边疆土地的真挚情怀。
下马崖边境派出所民警到妮娅孜古丽家走访慰问。肖智鑫 摄(资料图片)
2020年6月,荣俊超调入下马崖边境派出所,与护边员妮娅孜古丽结为“亲戚”。彼时,妮娅孜古丽的丈夫——一位退役军人,于2019年9月因病离世,生活的重担如同戈壁无情的风沙,几乎让这个家庭难以为继。荣俊超的到来,为妮娅孜古丽一家被阴霾笼罩的生活带来了一道亮光。
“葡萄架该搭了”,一声招呼,他顶着烈日夯桩,掌心磨出的泡混进沙土;寒冬凛冽,他送去电暖气、棉衣棉被,让房屋暖意渐生;孩子的生日,这位“警察叔叔”带着蛋糕准时出现……荣俊超不善言辞,却悄然为这个家撑起一片天。
然而,命运的又一次考验突如其来。2023年9月,妮娅孜古丽被诊断出胆囊恶性肿瘤,这让她尚在重建的生活瞬间陷入新的困境。
护边员微薄的工资仅够日常糊口,高昂的手术费对这个家来说无疑是难以跨越的深渊。当荣俊超将消息带回所里时,派出所党支部迅速行动:一日之内,全所民警自发捐款8000余元送到妮娅孜古丽手中。而更大的力量随之被激发,支队党委闻讯联动多方资源,让跨越千里的暖流双向奔涌——乌鲁木齐病房内焦虑的心被抚慰,下马崖乡家中孩子穿上了新衣,爱心人士更许下从小学到高中的求学资助承诺。
攥着这份跨越山海的温暖,妮娅孜古丽摸着化疗后稀疏的头发,眼中燃起希望的光:“这么多双手伸向我,我得坚强地活下去!”
术后回家的180天里,派出所民警累计上门帮扶47次。荣俊超和同事们扫净院落尘土,扛来面粉米粮……有时只是安静地坐在一旁,聊聊家常。
今年年初,妮娅孜古丽复查费用紧张,民警们又筹集3000元爱心款送到了她手中。河南“爱心之家”公益组织的助学款、哈密市慈善总会和总工会等单位的慰问物资……涓涓暖流汇聚,帮助妮娅孜古丽一家渡过难关。
如今,妮娅孜古丽已能拄着拐杖缓缓走进厨房。她把家里最宽敞的屋子精心收拾成餐厅,翻滚着油香的抓饭混合着馓子的甜美香气,专门用来款待这群穿警服的“弟弟”。“以前,是他们为我遮风挡雨,现在,我也要为他们做顿热乎饭。”她展露笑容,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阳光般的暖意。
戈壁滩的风沙依旧呼啸,但滚烫的土地深处,连心根脉正汲取着人间真情默默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