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在陕西省合阳县,一支由63名民警组成的特殊队伍正积极行动。他们身兼法治副校长之职,从防溺水课堂到反诈演练,从校园隐患清零到家庭联防联动,为辖区中小学生织密暑期安全防护网。
6月24日,合阳县第三初级中学的礼堂内,10名身着警服的法治副校长接过聘书。这场由合阳县公安局、平安办、教体局联合举办的动员会,标志着“护校安园”工程进入暑期攻坚阶段。今年暑假,合阳县公安局把法治副校长作为家校沟通的桥梁、护航成长的重要力量,守好少年儿童安全。
法治副校长的人员选派,折射出此次行动的硬核底色。合阳县公安局与教体局联动筛查,从具备3年以上执法经验的民警中精选出63人担任法治副校长。其中,32名社区民警深耕基层治理,26名机关骨干具备法律专长,5名老民警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同步推行的“一校三警”机制,让63名民警与校园结成责任捆绑体,将法治副校长、社区民警、交警的职能清单细化到38项具体任务。九龙幼儿园园长在向民警张喻颁发聘书时感慨:“民警驻校不是挂名,是真正把安全哨卡前移到了教育一线。”
“如果溺水者抓住你不放,该用哪种姿势脱身?”暑假前夕,在合阳县甘井中心小学的防溺水演练现场,法治副校长、民警张勇的提问引发孩子们激烈讨论。合阳县公安局推出“靶向教育”模式,为幼儿园定制防拐骗动画片,给小学生编排防火拍手歌,向初高中生剖析电信网络诈骗话术。民警编制的“暑期安全手册”,将防欺凌、禁毒知识、交通避险等8类主题转化为200余个情景案例,成为覆盖全县校园的“法治教案”。
“骗子冒充班主任收费怎么办?”暑假前夕,在合阳县育才学校的反诈课堂上,民警谭红仓将讲台变成“擂台”。学生通过情景剧还原诈骗套路,胜出者获得“安全卫士”徽章。在蓝精灵幼儿园,民警乔亮把交通安全课搬进“迷你城市”。孩子们骑着童车通过红绿灯路口,违规者将被“小交警”举牌警告。
这种沉浸式教学正是合阳创新的“三式宣教”:体验式演练强化肌肉记忆,沉浸式剧本激活风险预判,精准式辅导匹配年龄认知。法治副校长们带着“安全魔法箱”走进校园,箱内的VR溺水模拟设备、毒品仿真实物模型,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可触可感。
在合阳,安全教育的触角正从校园延伸到“云端”。6月下旬,一段由民警真人演示的“防溺水自救四步法”视频在全县家长群刷屏,48小时内转发超3万次。“过去发传单家长未必看,现在视频里警察现场教学,孩子拉着父母一起学。”金睿思幼儿园教师王琳说。与此同时,法治副校长日前联合社区民警启动了“扫雷行动”,曝光了33处安全隐患,现场整改了28处,5份限期通知书直接送到了校长案头。
目前,在法治副校长开展安全宣传、隐患排查等工作的同时,合阳县下一步的守护行动已部署完毕:县教育局将把民警授课视频纳入秋季开学第一课,交警大队在溺水高危点增设智能警报器,派出所与社区联动巡查留守儿童……法治副校长已真正成为中小学生暑期安全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