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的比赛里,精彩瞬间数不胜数。狙击手280米外一发命中,突击队员破门、射击、越障,无人机升空穿越搜索……现场掌声、喝彩声不断。
保障赛事顺利、精彩,裁判员的作用至为重要。
与去年的全国公安特警挑战赛一样,今年的赛事裁判员团队依然来自南京警察学院。特警学院院长何钢担任总裁判长。
裁判员团队如何保障赛事顺利进行?何钢言简意赅:“必须保证赛事安全、公平。”
保证安全和公平,需要一支专业、敬业的执裁队伍。
为做好本次挑战赛执裁工作,南京警察学院优中选优,组建了由30名师生组成的裁判员团队。他们提前抵达赛区,现场走位模拟执裁,精心调整场地布局,组织赛前研讨与培训,确保赛事执裁工作的专业和权威。
保证安全和公平,需要细化规则解读、统一严格执裁。
何钢透露,为了让各参赛队伍更好地了解、接受规则,赛事裁判组在赛前通过会议传达、开展培训等方式与各领队、教练沟通,组织参赛队员学习比赛规则、认定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10日15时许,记者在追捕突击科目比赛现场看到,一支参赛队抵达发弹区,队员们依次领取子弹、装入弹匣。现场裁判杜飞提醒他们,枪支保险要保持关闭状态,避免发生走火。
2分钟后,装备检查区,现场裁判与参赛队的狙击手确认比赛规则:完成射击后要在指定位置躺卧,等待突击队员转移,期间不能说话、不能有额外动作,否则会被罚分。
“一些参赛队员可能因赛前紧张忘记规则,我们会及时提醒每支队伍应当注意的细节。”裁判黄河说,“我们坚持实战导向、严格执裁,让参赛队员真正展示专业能力、展现实战水平。”
据介绍,此次比赛设置了视频裁判,最大限度弥补现场裁判的信息差,提高执裁效率;进一步优化线下手动与线上电子双执裁系统,即人工读秒和电子读秒“双保险”;进一步优化仲裁工作小组,接受赛事各方的监督。
申诉、仲裁是比赛的一部分。此前,一名识爆队员对现场裁判的判罚有疑问,申请仲裁。当他在仲裁室核对完自己的答题卡后,当即表示认可判罚结果。原来,他在比赛中识别出硝酸钾物质,却在答题时误填到硝酸钠一栏。
这支裁判员队伍践行“教学研练战”一体化理念,凭借出色表现赢得了赛事组委会、各参赛队的广泛赞誉。
7月的乌鲁木齐骄阳似火,赛场边的执裁身影挺拔伫立。赛场上的他们,同样应该收获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