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举行的追捕突击科目比赛现场,参赛队员正在越障。陈路坤 摄
7月9日举行的解救人质科目比赛现场。陈路坤 摄
7月10日举行的追捕突击科目比赛现场,参赛队员准备出发。陈路坤 摄
7月11日举行的极限越障科目比赛现场。陈路坤 摄
7月8日举行的识爆排爆科目比赛现场,参赛队员识别“爆炸物”类型。陈路坤 摄
7月10日举行的追捕突击科目比赛现场,参赛队员展开救援。陈路坤 摄
7月7日举行的冲锋枪射击科目比赛现场,参赛队员激烈比拼。陈路坤 摄
7月7日举行的射击比赛现场,裁判员开展工作。陈路坤 摄
天山如墨,骄阳似火。7月7日至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南郊,“尖刀·使命”2025年全国公安特警挑战赛上演精彩对决。
狙击手连发连中,机器人精准排爆,突击队员破拆、奔袭,无人机穿越搜索……5天里,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警、特勤精英驰骋赛场、交流互鉴,全面展示在极端条件、极限体能下的突击、狙击、协同、越障能力,展现出高超的竞技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赛场即“战场”
11日下午,完成极限越障科目后,浙江特警参赛队队员黄鸿双手撑着膝盖大口喘气,浓密黑发被汗水浸透,豆大的汗珠从脸颊滑落。
极限越障,名副其实。该科目要求参赛队员在长约220米的赛道上连续奔袭,通过高架梯、滚筒桥、水坑等21个障碍物。比赛中,队员们体力几近透支,凭借着强大毅力支撑前行。“感觉半条命都没了。”这是许多参赛队员的共同感受。
“这是极限中的极限。”现场裁判韦树军看着参赛队员们闯过一道道“关卡”,直言“能完赛就是胜利”。
“我们最大限度还原了实战中会遇到的各类因素。”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特警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挑战赛设置的5个竞赛科目动态模拟真实情境,对参赛队员的体力、技能、心理、智能都是极大考验。
最终,浙江特警参赛队5名队员配合默契,顺利翻越协作墙,总用时3分52秒,大幅刷新了他们去年创下的赛事纪录,蝉联极限越障科目单项团体冠军。
赛场即“战场”。除了竞赛科目设置,现场执裁同样要贯彻“从严、从难”标准。
在追捕突击科目中,规则要求防爆枪击倒目标靶。一名参赛选手击中目标靶,但没有击倒。仲裁工作小组根据细则规定,维持原判罚。这个看似“不近人情”的判罚,绝非为难选手,而是实战导向、严格执裁的体现——实战中,各类复杂状况、复杂局势更多。
时值盛夏,高温、暴晒、干燥是常态,降雨、大风说来就来。除了要面对自然环境的挑战,参赛队员还要面临伤病的风险和考验。
挑战赛开幕后,铁路特警参赛队队员邵嘉奇持续低烧了3天,经血液检验为细菌感染。解救人质科目上,他作为突击手,撬门、射击、扛假人,表现出色。“一上场,病痛、疲劳都忘掉了。”他说。
人人是赢家
“砰!”
7月7日,四川特警女子参赛队队员叶霞扣动扳机,最后一发子弹出膛,精准命中标靶。当她提着两个20公斤的弹药箱跑过80米跨过终点线,用时定格在3分3秒。
当裁判高声报出“叶霞,四川,女子冲锋枪射击项目总分第一”时,这位32岁的女特警瞬间愣神,紧接着是难以抑制的激动。
备赛的日子历历在目:30摄氏度高温下,叶霞趴在滚烫的地面练习卧姿,手肘、膝盖磨破了皮。她还会自我加压,将射击后搬运的弹药箱总重量从40公斤增加到50公斤。
“这么久的付出值了!”叶霞说。
7月8日的识爆排爆科目比赛中,公安部特勤局培训中心参赛队搜爆队员识别出爆炸物后,迅速将信息传递给排爆队员,待后者判定出爆炸物类型后,搜爆队员再操控机器人,将可疑爆炸物转移至室外安全地带,利用水炮枪将爆炸物发火元件所在位置定位击碎。
最终,他们用时2分43秒即完成爆炸物识别处置,连续第二年夺得挑战赛识爆排爆科目第一名。
在高水平竞技中,有人收获奖牌,有人收获掌声,有人收获经验……无论成绩好坏,每个人都能成为最终的赢家。
从熟悉赛场环境到研习比赛细则,从切磋技术细节到交流参赛感受,各参赛队队员互帮互助,“交流”“学习”成为赛场关键词。
西藏特警参赛队队员索朗罗布告诉记者,极限越障科目第一个障碍高架梯,要求参赛队员依次翻越,他在与其他参赛队员交流时学习到一个小技巧:首名队员蹬梯时,第二名队员可以将脚放到梯上做好准备。
这个小技巧至少节省了3秒。最终,西藏特警参赛队在极限越障科目比赛中用时5分钟,相比日常训练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高水平竞技,胜负往往在毫厘之间,因此要秒秒必争。
解救人质科目中,两名参赛狙击手要背着8公斤的狙击步枪。如何让起跑更快?有参赛队总结出“金点子”:两名狙击手一前一后,起跑时后者推上一把,让前者获得“加速度”。记者看到,许多参赛队在比赛中采用了该方法。
整装再出发
入警两年、练习狙击枪射击仅半年,新疆特警女子参赛队的冯甜甜就斩获了狙击枪射击项目女子组第一名。她说,这是特别美好的一段经历,自己将继续刻苦训练、提升实战水平,在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的时候能够冲得上、打得赢。
特警比武的意义,远远超出奖牌与荣誉,它带来的是特警队伍战斗力的整体提升。
浙江特警参赛队射击总教练、浙江警察学院警务指挥战术学院院长盛大力说:“每个参赛队都有可以借鉴的长处。通过比赛和交流,我们可以检视自身的问题和短板,从而找到发展目标和改进方向,这就是比赛最大的收获。”
今年首次参赛的铁路特警参赛队获得了团体总分第十名。铁路特警参赛队领队白平表示,参赛队员持续发扬敢打善拼精神,教练组科学组训、“数据”领训,最终取得了可喜成绩,也看到了与兄弟单位的差距。下一步,铁路公安特警将全面复盘比赛,进一步提升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关于实战练兵的意义,新疆特警参赛队队员、拜城县公安局特训大队副大队长曹加柯有着深刻理解。
他告诉记者,从警8年,他见过很多战友流血牺牲,“所以我们更需要以训促战,把训练、比赛中积累的经验更好地应用于实战,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赛事落幕,但征程未止。全国公安特警队伍将狠抓队伍建设,坚持实战练兵,苦练打赢本领,迎难而上、一往无前,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