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善县公安局
1995年3月至2005年8月先后6次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局,2005年8月被国务院授予“模范公安局”荣誉称号,2010年3月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2015年2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嘉善县公安局西塘派出所民警在古镇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卓志昊 摄
浙江省嘉善县是“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双示范承载地,嘉善县公安局用坚守诠释初心,以行动践行使命,筑牢平安防线。
走进嘉善县公安局,大门前矗立的巨石上,“为民”二字赫然入目,这两个字成为一代代“善警”矢志不渝的信念与追求,引领着他们在守护平安、服务人民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忠诚担当的初心使命
6月25日,新任陶庄派出所所长邱卫国履新首日,就提着水果敲响了辖区困难群众钱某的家门。钱某4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下肢瘫痪,从此长期卧床。从1996年起,陶庄派出所的每任所长接力帮扶:生病时,他们第一时间送医送药;下雨时,屋面漏水,他们帮忙翻修;逢年过节,他们从不缺席,总会登门探望。29年来,陶庄派出所8任所长的爱心接力,是嘉善公安传承“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
嘉善公安持续深化“千警进万家”活动,组织警力深入乡村、走进社区,倾听民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困难帮扶,将温暖送到群众身边。同时,他们创新开展“所长来敲门”活动,由派出所领导班子和机关部门负责人通过警民恳谈、结对帮扶等形式,深入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以及企业单位面临的实际困难,切实为群众和企业排忧解难。
“‘警察爸爸’来啦!”每次走进辖区校园开展法治安全普及活动时,西塘派出所所长宋柳丰总会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自2021年以来,宋柳丰先后与8名曾经误入歧途的青少年结成帮扶关系,成为他们的“警察爸爸”。在他的倡议下,嘉善公安先后成立了“警察爸爸”守护团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室。近年来,累计接待咨询案例超过150起。
护航发展的金色名片
近年来,嘉善公安秉持创新精神,大胆探索、勇于突破,积极构建县域共富警务新模式,为嘉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安全的营商环境是示范区内企业的最大期盼。”嘉善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朱利江说。从“单打独斗”到“攥指成拳”,嘉善公安依托警务协作平台,建立了涉企网络案件协同联动、跨域追赃挽损等12条协作机制,形成“一地提请、多地响应”的涉企案件跨域快侦快办格局,涉企案件办案效率提升45%,协作响应效率提升60%。
此外,嘉善公安在全省率先成立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主题的联勤警务站,整合各专业资源、力量与手段,构建起“严保护、快保护、大保护”的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嘉善公安发布《嘉善公安护企优商服务清单》,推出善警“110帮企”在线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警务联络框架协议、出入境企业商务专场等12条助企、惠企、安企举措,全力护航经济发展。在干窑镇中小微企业聚集区,嘉善公安设立基层治理联动工作站,持续为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保驾护航。
智慧警务的时代强音
6月26日中午,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内的水塘边,几名学生追逐嬉戏,触发了“智安校园”风险感知系统,系统自动将预警信息推送至校园微网格长、校园安全科以及附近教职员工的手机上。接到预警的值班老师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制止了孩子们的危险行为,有效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意外。
近年来,嘉善县公安局全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以高标准筑牢了平安校园防线。
7月6日,嘉善县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110报警电话突然响起:“罗星街道一夜宵店有人打架。”接警员迅速下达指令,通知罗星派出所民警前往现场。与此同时,“智慧110”系统高效运转,自动将报警点位的现场及周边视频监控集中调度,聚焦现场情况,固定证据……很快,这起警情被妥善处置。
依托智慧警务,嘉善县公安局以需求为导向,紧盯“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既关注“大场景”,又注重“小切口”,持续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取得实效。他们通过AI赋能“智慧110”建设,实施“巡处一体化”改革,推动“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落地生根,切实提升了实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