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民警和调解员及时上门,我可能就走上不归路了。”回想起不久前那场激烈的家庭纠纷,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的王先生至今心有余悸。
因长期感情不和,王先生与妻子多次发生冲突,甚至扬言“同归于尽”。社区民警走访摸排了解到这一信息后,立即联动妇联、司法行政等部门介入,经过一个月的心理疏导和调解,最终化解了这场危机。
这是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区公安分局创新预防“民转刑”工作的一个缩影。
台州市黄岩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林小波近日向记者介绍说:“黄岩公安坚持党政统领,联动政法委、司法行政、妇联等十多个职能部门,推动形成平安共商、风险共防、隐患共治的协同共治防控体系。”
专业引领系统治
婚恋、劳资和债务等民事矛盾纠纷若处置不当,易发酵成刑事案件。
据介绍,近年来,黄岩公安通过“专业+机制+大数据”三管齐下,创新构建协同共治防控体系,实现近5年“民转刑”命案“零发生”。
为更好承担起公安职责,黄岩公安成立预防“民转刑”工作室,紧盯“民转刑”防控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堵点,立足“精准扫雷、及时排雷、复盘清雷、智能防雷”四大职能定位,以专班化运作抓实抓细矛盾纠纷全量收集、跟进化解工作,确保矛盾纠纷感知、评估、处置更加精准高效。
今年3月,黄岩区新前街道某企业主缪某和陈某存在债务纠纷,陈某扬言要与缪某“拼命”。黄岩公安预防“民转刑”工作室获悉后,立即开展“排雷”,指派调解民警会同镇村干部、司法干部、律师、知名专职调解员等组成调解小组,连续3天驻点调解,最终促成双方和解。
“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黄岩公安的专班统筹和专业调解是关键。”参与调解的全省金牌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专员王金友说。
为吸引更多像王金友这样的调解能人,黄岩公安打造了“专群调解”模式,积极吸收社会各界能人志士,组织40余名“专家调解团”业务骨干调解疑难纠纷。近5年以来,共凝聚多元力量参与化解矛盾纠纷8.42万起,化解率达96%。
机制贯穿长效治
矛盾纠纷全周期闭环管理离不开长效机制建设,黄岩公安从排查、化解到管控落实全链条机制贯穿,确保“长效治”。
“我们常态运用社区民辅警、网格员日排、月排、集中排、专项排‘四排机制’,实行‘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矛盾纠纷排查模式,线上开辟‘微信塔群’等警民联络渠道进行贴靠摸排,线下组建联合排查专班,实现各类矛盾纠纷应排尽排。”黄岩公安分局治安大队负责人连杰介绍说,2020年以来,自主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数占全局矛盾纠纷总数的12.56%。
在化解上,黄岩公安分局开展联调联处、闭环化解,对未化解的矛盾纠纷实行“四级四周化解”机制,第一周由民警调处,第二周副所长介入调处,三周内所长介入,四周内局领导介入。
如何避免矛盾纠纷升级?黄岩公安分局推行“红橙黄绿”四色分级管控。
今年1月,女子罗某的情感纠纷被系统标记为“橙色”风险。黄岩公安分局联动积极心理学综合服务中心“永宁幸福中心”与心理咨询师连续7日上门疏导,协调法院通过“共享法庭”调处矛盾,成功避免一起潜在极端事件。目前,全区已消除黄色以上人员风险隐患240个。
数智支撑精准治
黄岩公安自主研发“一网一图一机制”系统,整合110警情、公安访情、调解记录等18项数据,建立“人、事、地、物”四位一体的矛盾纠纷数据库,实现一个平台汇数据。同时,打通与综治“四平台”的信息流转,配套开发浙政钉端小程序,实现海量矛盾纠纷数据一图展示、一键流转。
去年8月,黄岩公安分局城东派出所民警通过警医联动工作群发现一起医患纠纷:临海市沿江镇村民谷某在黄岩某医院治疗后,对治疗结果不满意,多次到医院扬言报复。
黄岩公安通过系统将谷某的纠纷详情对内精准流转至临海市公安局沿江派出所,对外流转至卫健、乡镇街道等部门,通过跨区域、跨部门协同,最后化解该起纠纷。
黄岩公安持续迭代升级该系统,今年增设“预警研判模块”,结合人物“性格、态度、行为、家庭状况”等类别要素,对风险作出智能判断预警。智能预警模块运行半年来,已预警防范情感类纠纷161条。
“数据跑在前,就能把风险拦在门外。”预防“民转刑”工作室民警王占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