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聒噪,烈日灼江。连日来,江西省九江市气温持续攀升,最高达39摄氏度。在炙热的甲板与滚烫的船舱中,九江市公安局民警辅警无惧高温“烤”验,坚守在长江、鄱阳湖水域岸线,全力守护,确保平安。
“出发!”7月13日11时许,伴随引擎轰鸣,“水警2966号”巡逻艇破浪启航。粼粼波光刺目,甲板热浪灼人。身着厚重救生衣的民警很快便汗流浃背。半开放式的驾驶舱内,温度计指向50摄氏度,仪表盘、操纵杆、扶手都烫得难以触碰。
随着气温升高,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九江市公安局水警支队将每日江面巡逻次数增加至3次以上。他们依托“人巡+车巡+船巡+无人机巡+视频巡”的立体巡查机制,将一张水域安全防护网越织越密。
32.26公里的水路,巡完一圈需一个多小时。对巡逻线路早已烂熟于心的“船老大”——九江市公安局水警支队法制科科长、长江联合执法队副队长王剑锋说,船舱如同“桑拿房”,汗水不时流进眼睛,“辣”得睁不开眼。
“看似风平浪静的江水,实则暗流涌动。你们看,这边有游客在江堤上玩耍。”九江市公安局水警支队浔阳江派出所所长张国斌一边观察江堤上嬉戏的游客,一边拿起扩音器呼喊:“请注意安全,远离江边!”
为确保水域安全,九江公安借助无人机高空视角广、监控范围大、响应速度快的优势,有效弥补了传统地面巡逻盲区。
科技助力,人力不减。连日来,九江公安民警背负近十斤的救生装备徒步巡查,警服被汗水浸透紧贴后背,每人每天至少要喝4000毫升水。
面对夏季水域风险增大的严峻形势,九江公安坚持实战导向,推进水上应急处突专项练兵,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温环境下的警务技能训练。
日前,永修县吴城镇荷溪渡口,一场水上救援演习火热进行。警报响起!永修县公安局吴城派出所民警驾驶救援艇疾驰而出。救援人员锁定湍急水流中的“落水者”,第一次抛投救生圈被水流冲偏后,迅速调整角度,二次抛投成功。岸上,医护人员严阵以待,民警现场维持秩序。这场多部门联合演练,有效检验了各相关部门高温下的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