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就有警务站,很多业务都能‘一站式’咨询办理,越来越方便了!”7月4日,四川省达州市公安局达川区分局“融”警务工作室忙碌依旧,前来咨询户籍业务的达川区叶家湾社区群众李女士由衷感慨。
达川区分局“融”警务工作室于2024年12月12日正式运行,通过空间融合、流程再造、多元共治,打造集办事、反诈、调解、便民于一体的“微型警务综合体”,成为高效服务群众的“便民驿站”。
业务前置更方便快捷
走进“融”警务工作室,科学化布局让人耳目一新。登记分流岗的民警通过了解群众需求,快速精准分流至警情受理、业务审批等专项窗口。
“达川公安‘融’警务工作室的建设初衷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便捷高效’工作理念,把以前需要去局里办理的业务前置到工作室服务专项窗口,为群众提供更多便利。”警务工作室民警谢小川介绍。
在“融”警务工作室内,从接待群众到业务办理全程无缝衔接,办结后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整套服务形成工作全流程闭环。如今,“融”警务工作室已成为达川公安服务群众的前端窗口。这个由9名民警组成的“微型综合体”,让群众办事从“多部门奔波”变为“下车直接办”。截至目前,“融”警务工作室每日接待群众近百人次,业务办理时间明显缩短。
“一站式”办理效率高
“以前办个业务要跑几个部门,现在直接到工作室,想办什么业务,咨询什么事项,都十分方便。”市民李先生计划为儿子更改姓名,因户籍在外地,返回老家不便,便来到“融”警务工作室咨询。工作室立即联系户政大队民警现场解答,并将业务办理须知及所需材料逐一列明,交到李先生手中。
李先生的满意,正是达川公安“融”警务工作室“一站式”回应群众诉求的生动缩影。据了解,达川区分局制定了《“融”警务工作室工作职责》《“融”警务工作室业务办理流程图》等制度,全力打通跨警种业务壁垒,汇聚各警种警务资源,实行集中化对外办公。
“群众提交材料后,只需等待结果,剩下的事由我们内部流转、限时办结。”谢小川介绍,每周带班局领导还要入驻工作室接访,面对面倾听诉求、实打实解决问题。
群众可通过“达川融警”微信小程序在线申办高频业务,下载办事指南,实时查询进度,实现了业务线上一键申办、业务须知一键下载、动态咨询一键获知,进一步优化群众办事体验。
守护平安“零距离”
近日,达州市民杨女士接到自称“公检法机关”来电,称她银行卡涉案,要求下载软件接受“调查”。慌乱中,杨女士拨打了“融”警务工作室电话求证。
因对方准确说出家庭成员信息,杨女士坚信对方系“公检法机关”。“您千万不能相信骗子的话……”“融”警务工作室反诈民警立即进行电话劝阻,同时将该情况推送至就近派出所进行上门见面劝阻,经过联动接力,及时阻止了这起冒充公检法诈骗案,避免了杨女士20余万元损失。
从“折返跑”到“顺路办”、从“多头找”到“一窗结”,“融”警务工作室将为民服务之路越走越宽。截至目前,“融”警务工作室已累计受理业务3600余件次,接待群众上万人次,一次性办结率达92.7%。
达川区分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融”警务工作室将不断优化完善“一站式”服务模式,推动警务资源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让平安与便利真正融入城市肌理,书写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