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紫阳县公安局以法治公安建设为抓手,积极践行创新、主动、规范、协同、精细、务实的新警务理念,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实现公安执法能力、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全面提升。
今年,紫阳县公安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这是继2022年5月该局获评“全国优秀公安局”之后第6次获得公安部表彰。
此前,紫阳县公安局还连续七届获评“全省执法示范公安局”,连续16年获评“全省执法质量考评优秀单位”。
党建与法治建设深度融合
紫阳县公安局坚持党建引领、政治建警,围绕法治公安建设,强化执法主体培训,制定出台学法制度及规范执法清单,通过党委例会训、战训合一训、规范执法技能训等6项培训举措,构建“四建”工作新机制,推动公安党建与法治建设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法治公安“金名片”。
“四建”即建强组织架构,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开展警种部门每月述法评议;建实考核阵地,将执法管理积分作为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激发队伍活力;建优专业队伍,把急难险重任务作为锤炼法治人才的实战课堂,提升民警执法能力;建好激励制度,培树先进典型,营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的浓厚氛围,形成鲜明用人导向,强力推进公安法治化建设。
市局县局所队互联互通
紫阳县公安局全力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和案管中心智能化建设,秉持“大数据+智能化+大整合”与“办案+管理+服务”理念,打造“‘一站式’办案、智能化管理、全要素记录、全流程监督”的全省一类执法办案管理中心。
截至目前,该局完成全县17个派出所办案区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市局—县局—所队三级互联互通。通过“事前责任告知、事中实时监督、事后视频巡查”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组建专职化执法管理队伍,确保执法“零事故”。同时,他们构建“1+18”智慧案管体系,推动派出所案管室智能化、实体化运行,有效杜绝执法问题。
紫阳县公安局坚持良法善治,全面推进受立案改革创新,拓展案管中心职能,激活执法权力规范运行新动能,实现案管工作全流程闭环管理。他们优化执法质量管控体系,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设置执法风险“监控”点17个,对重大复杂案件实行法制民警随警作战、实时指导。
此外,该局全面推进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建设,实现检察官驻点办公,确保刑事案件全流程规范办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动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实体化运行,完善执法全流程记录机制,建立“执法责任清单”及双向移送制度,确保依法行政落到实处。同时,落实法制员统派直管制度,明确全局24名法制员考核职责,全面提升执法质量。
多方监督确保公开透明
紫阳县公安局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聚焦“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严把各个执法环节和各个关口,将执法过程闭环式管理融入闭环式执法监督全流程,助力法治公安建设高质量发展。
围绕“警情、案件、办案场所、涉案财物、案卷”五大核心,紫阳县公安局构建执法标准闭环,破解执法指引难题,通过健全岗位标准15个、细化操作细则26件、强化执行落地,实现执法全流程规范管理。完善执法流程闭环,建立警情分流等制度,提升执法办案质量;优化执法要素闭环,在派出所设立标准化接报警台,严格落实“三个当场”提高工作效能。建成智能涉案财物管理中心,搭建案卷管理系统,智能案管柜配备100%;强化执法轨迹闭环,整合执法视频音频资源,建设执法数据中心智能预警,依托智慧平台,实行办案积分制,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晋升挂钩,激发内生动力。
紫阳县公安局严把执法“入口环节”,依托智慧法治平台,每日巡查未处警及未分流警情,及时督促办案单位及时整改,杜绝执法拖延;紧盯执法“中间环节”,强化执法场所网上巡查,通过执法质量“网上晾晒”,实现案件办理全程留痕、全程管控;严控执法“出口环节”,严格落实执法责任终身制和案件五级审核把关制度,对执法不作为、慢作为等严肃追责;延伸执法“外部环节”,主动接受各方监督,积极回应“12345”平台反馈,确保执法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