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派出所民警辅警在漓江边给孩子们现场演示岸上救援技巧。朱海山 摄
中国警察网讯 记者吴建林、通讯员杨柳报道:“瞄准目标!发力!抛出!”近日,在风景如画的漓江岸边,一声声清脆的口令此起彼伏,孩子们正在民警指导下专注练习救生圈抛投。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公安局白龙派出所联合社区、卫健部门开展的“沉浸式防溺水实战训练营”现场。针对暑期溺水事故高发态势,这场设在真实水域边的“生命守护课”,通过情景模拟和实操训练,提升青少年的防溺水自救互救技能。
为提高防溺水教育效果,桂林公安创新提出“走出教室、直抵水岸”的教育理念。活动现场,民警辅警以“野泳有多危险”“同伴落水如何科学施救”等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结合漓江水域特点和真实案例,系统讲解“防溺水六不准”等安全知识,筑牢孩子们的安全意识防线。
理论教学后,课程转入实战环节。在民警辅警和社区工作人员严密监护下,孩子们来到漓江岸边实训场地。秀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现场演示并指导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民警辅警则重点教授岸上救援技巧,包括水流判断、抛投要领和安全距离把控等内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孩子们分组进行救生圈抛投实操训练,通过反复练习提升救援精准度和应急处置能力。
“在真实水域环境中开展防溺水教育,警示效果更直观,技能掌握更牢固。”白龙派出所所长张坤表示。
入夏以来,桂林市公安局深化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理念,多措并举构建防溺水安全网。全市公安机关联合教育、街道、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在重点水域、学校、社区开展防溺水宣教活动200余场,覆盖4万余人次。他们创新采用空天地一体化防控模式,通过无人机空中巡查,配合地面民警、网格员和志愿者的联合巡逻,实现对重点水域24小时动态监控。在设施保障方面,他们全面推进“四个一”救生设备工程(一块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对救生杆),已在重点水域配备救生设备961套。此外,他们还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形成党委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家校联防的工作格局。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溺水事故数量同比下降65%。
“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预防是关键。”桂林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漓江边的实战课”这一创新模式,通过强化巡逻防控、完善救援设施、深化宣传教育等举措,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