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期到来,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自今年6月起,福建省南平市公安机关启动以“排险域、防意外”为主题的防溺水专项行动,通过全面摸排风险隐患、实施联合巡查劝离、开展全域宣传防范等举措,扎实推进涉险公共区域安全防护工作。行动开展以来,全市溺水、坠崖死亡人数同比、环比均下降50%,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了安全事故,有效维护了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
全面摸排除隐患
6月10日下午,南平邵武市公安局和平派出所联合辖区消防救援等部门,前往和平古镇坪山桥涉水区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其间,民警王云海发现该水域周边救生设施配备不齐全,当即联系景区相关管理部门到场处置。
“旅游旺季即将到来,该河段跨度较大,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建议增设安全警示牌、救生圈、救生绳等设施设备,以备不时之需。”王云海提出。在其建议下,景区当天即在涉水区域更换、新增安全警示牌16个,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18套,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南平公安机关联合水利、教育等部门,对全市旅游景区、涉险警情高发点位及其他涉险公共区域等635处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不留死角。针对排查发现的危险区域未设置护栏、警示牌缺失以及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等救生设施配备不足等安全隐患,及时向责任单位提出整改建议,督促其落实整改。
行动期间,南平市公安机关累计排查涉险区域1094处,关停危险场所7处,管控重点区域14处,加固临崖护栏28处,增设警示标牌212个,修缮救生装备888件,并配备“一键报警”装置5个,切实保障了游客人身安全。
联合巡查筑防线
6月18日,南平松溪县公安局“湛卢无人机”战队与地面巡逻警力协同配合,在辖区涉险水域开展防溺水巡查宣传。警用无人机对水库、河道等重点水域进行360度无死角巡查,实时掌握水域周边动态,并通过喊话功能及时劝离垂钓者陈某与游泳者叶某,从源头防范溺水事故发生。
“以往每到炎炎夏日,常有群众下河游泳,自民警与无人机常态化巡逻后,随意下河游泳的现象已大幅减少。”沿岸住户老王说。
南平公安机关依托社区网格,严格遵循节假日、高温天气、网红打卡地必巡要求,广泛动员村居(社区)干部、民间救援组织等力量,充分运用广播、小喇叭、视频监控、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增加巡查频次、扩大巡防覆盖面,实现对涉险群众的及时感知、精准劝阻与快速救援。同时,持续推进物防设施建设,在重点水域部署智能化感知设备8个,通过人机协同巡查,成功劝阻3000余人次涉险行为。
全域宣教树意识
“小朋友们,河流环境复杂且存在危险,切勿私自下水游泳……”6月17日,南平政和县公安局联合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开展防溺水进校园活动。民警结合真实溺水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阐述溺水事故的严重后果,重点讲解防范自救措施及危险水域辨识等知识。活动中,民警还与学生互动,共同拍摄《花园种花》防溺水宣传视频。
为强化对中小学生等重点人群的安全教育,南平公安机关与教育部门联合优化学校安全教育模式,组织全市813名法治副校长、辅导员在暑期前召开家长会,面向11万余名学生及家长进行宣传提示;发放致家长公开信5.6万封,定向推送安全提示信息8.5万条,引导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责任。
此外,南平公安机关采用新媒体矩阵与传统媒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微信推文、短视频、宣传单、喇叭及无人机喊话等载体,开展防溺水主题宣传155场,发放宣传资料4.2万份,播放宣传视频230条,受教育群众超2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