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凌晨3时许,云南省昆明市区某街道一片寂静。突然,一阵玻璃碎裂声划破夜空——一家商铺遭人盗窃。接警后仅2分钟,街面巡逻警力便抵达现场;3小时后,嫌疑人被锁定;6小时后,犯罪嫌疑人落网;24小时后,被盗物品被悉数追回。
这是昆明市公安局侦查中心实战化运行的日常。今年以来,昆明市公安局以侦查中心建设为抓手,推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落地见效,让“快侦快破”成为打击犯罪的鲜明标签。
走进昆明市公安局侦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警情数据、研判指令和行动进展。这里汇聚了刑侦、网安、经侦、治安、禁毒等警种精锐力量,形成了一条高效协同的“侦查流水线”。
“过去办案,各警种‘单打独斗’,线索传递慢、协作效率低。”昆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负责人介绍,“现在,侦查中心就像‘中枢神经系统’,案件一发生,信息研判、技术支撑、指挥调度同步启动,真正实现‘一案一专班、一盯到底’。”
昆明公安将侦查中心作为构建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的重要载体,打造“市县主战”实战平台,警种壁垒被打破,数据资源高度整合,案件研判从“串联”变为“并联”,破案效率大幅提升。
4月25日凌晨,昆明多地接连发生7起燃油盗窃案。侦查中心立即启动研判机制,迅速锁定两名嫌疑人。当日19时,抓捕组在昆明郊区一加油站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并查获作案工具和部分被盗燃油。
依托打击跨境犯罪分析模型,昆明公安破获多起跨区域案件。侦查中心推送的研判指令能精确到嫌疑人的衣着特征、作案时段,派出所民警的巡逻防控更加有的放矢,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安全感。昆明公安正以侦查中心为枢纽,推动打击与防范深度融合。
下一步,昆明公安将持续推进数据赋能再升级,深化数据支援协同机制,打通各数据平台,开发更多的实战模型,让研判更智能;持续推进能力建设再加强,通过移动警务终端、“AI助手”等工具,提升一线民警的“秒级响应”能力;持续推进打防闭环再完善,在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昆明安宁市公安局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以打促防”机制,构建“研判—打击—整治—反馈”全链条,实现“破一案、带一串、治一片”。
“我们将继续以‘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为方向,让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成为守护春城平安的坚实盾牌。”昆明市公安局侦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