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老人在湖北省麻城市与团风县交界处的深山密林间走失。老人的女儿在外地无法赶回,打电话报了警。黄冈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接警后,将警情直派事发地麻城市公安局夫子河派出所值班民警,同步推送至麻城市公安局,并全程跟进调度。夫子河派出所立即出警搜寻。麻城市公安局随即出动警犬、警用无人机支援。当晚,民警成功找到老人。老人及时获救,彰显出湖北公安“一市一台”改革带来的警务效能提升。
2024年7月起,湖北省公安厅启动“一市一台”改革,实行一个市州公安机关设置一个110报警服务台,将全省80个110报警服务台归并至17个,以警情全量汇聚为源头,更好地推动规范执法、支撑打防管控、服务救助群众。
警情“颗粒归仓”
7月7日,荆州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质效监督组民警李安琪例行巡查时,发现一起求助警情中派出所反馈的当事人年龄与居民身份证登记年龄不符,立即通报整改。“我们围绕接警处警、现场执法、信息报送等重点环节,对警情录入质量实行100%检查。”李安琪介绍,他们今年已累计检查警情18.47万起,发现、整改问题2300余个。
2024年8月,荆州将8个县市区公安机关的110接处警系统合并到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全市110和122警情、派出所警情等全量汇入市公安局110平台和“情指行”平台。同时,他们设置警情质效监督岗,负责检查有警不录、录入不规范问题。
“一市一台”改革后,湖北规范县市区公安机关接警权限,由市州公安机关统一接警、派警,通过监督前移倒逼基层所队及时、规范受立案,推动警情“颗粒归仓”。
在此基础上,湖北省公安厅打通全省新警综平台“主航道”与市州接处警系统的对接渠道,下发《警情要素采集录入规范(试行)》,明确警情录入时必填要素,并通报12期警情质量监测结果,倒逼基层规范录入警情。“改革后,我们分局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警情盯办、处置、回访中,对警情实行‘研交办督结’闭环管理。”宜昌市公安局夷陵区分局情报指挥中心主任陈云飞说。
同时,湖北省、市两级公安机关开展警情全量研判,产出精准信息服务打防管控。湖北公安机关还通过警情周期研判,动态掌握区域性、阶段性治安形势,找准治理重点。
湖北省公安厅对“一市一台”运行以来的警情抽样统计显示:2024年9月30日至10月6日与2025年6月9日至6月15日相比,全省有效警情空缺量下降97.6%。
处警有了“风向标”
今年3月29日,一男子在某加油站抢夺油枪加油,一路驾车向鄂西行驶。湖北省公安厅调警处置的同时,向沿途公安机关发出做好防冲撞、防爆处置指引,并实时提供嫌疑人行动轨迹。高速交警和荆州市公安局很快有针对性地设置了三道封锁防线,最终在服务区控制住人和车。嫌疑人落网后,宜昌、荆州、孝感警方就这起案件背后的矛盾纠纷深度分析,制定调解方案并推送给辖区派出所跟进处置,避免问题“调而不息”。
如今,“一点发起、全警响应”的新型110接处警模式在湖北成了现实。
“‘一市一台’改革后,市州公安机关情报指挥中心能够调动全市警力、资源处置警情,给一线民警实时提供支撑。”湖北省公安厅情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支队政委孙海滨说,更重要的是将相关背景信息和处警指引等直推出警民警,实现扁平化指挥同时,让民警迅速抓住处警“牛鼻子”,避免出警“两眼一抹黑”。“烦琐的审批少了,可用的资源多了,全时段服务能让我们基层安心做好警情处置。”武汉市公安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左岭派出所所长刘汉文说。
借助信息化建设,武汉探索构建“5110”警务协同机制,今年为一线民警提供支撑1.1万余次。黄石、荆州、孝感、黄冈等多地110接处警平台新增“语音转写”“背景联查”等功能,为前端民警处置提供高效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