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四川省成都市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应对新一轮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成都公安持续加强与气象、水务、交通运输等部门沟通协调,科学调度警力资源,做好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7月18日,彭州市公安局民警清理阻碍交通的树木断枝。李海涛 摄
7月18日晚,彭州市公安局白鹿派出所民警杨卓雨在危险路段仔细巡查。当他把手电对准半山腰时,发现几块石头正裹挟着泥水向下滚动。“前方危险!立即掉头!”杨卓雨向正在驶来的车辆奋力挥舞双臂,大声呼喊。车辆纷纷掉头驶离危险区域后,石块“噼里啪啦”落在了路上。
在双流国际机场周边,成都市公安局双流区分局西航港派出所民警钟波沿着排水沟例行巡查。他发现一个白色编织袋死死缠住了关键的泄洪栅栏口,导致水位迅速上涨。钟波立即向上级报告。不到10分钟,工程车抵达现场清除阻塞物,水位缓缓下降。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7月19日,在地铁10号线双流西站,成都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民警熊伟茗和站务员组成的联合小组正在进行防汛物资的第三次核对。防汛仓库墙上那幅巨大的“防汛作战图”上,每一个用红笔圈出的风险点旁,都清晰地标注着责任人的姓名。
极端强降雨,最容易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产生严重影响。连日来,成都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和成都市水务局建立了跨部门合成作战模式,通过智能监测技术应对积水风险。他们在主城区96座下穿隧道设置了实时监测设备,配合7600余公里排水管网智能探测系统,可提前预警内涝风险。一旦积水达到警戒线,隧道入口电子屏即可亮起醒目预警。同时,最近的巡逻警力将迅速抵达隧道两端入口实时管控。
据了解,今年入汛以来,成都公安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隐患排查,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置险情。各派出所对辖区内的河道、堤坝、桥梁、涵洞等部位进行加密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置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