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么快就破案了,谢谢警察同志。”近期,四川省峨眉山市熊女士走进峨眉山市公安局名山派出所,送上一面写有“人民警察为人民 失而复得暖人心”的锦旗。就在今年2月,名山派出所24小时内接连破获6起系列盗窃手机案,及时为群众追赃挽损,赢得群众点赞。
破案快、追赃准、效果好,得益于名山派出所将“三抓三促”工作法融入执法规范化建设日常,进行有益探索。多年来,名山派出所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案管室”“两队一室”机制建设,解决执法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促进派出所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提升。今年,名山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抓制度管理 促流程精控
“您办理的案件即将超期,请尽快处理。”3月19日,在名山派出所案管室内,法制员蒋平对办案民警的电话提醒已成常态。规范执法,制度是保障,名山派出所用严密制度织就规范执法的“防护网”。该所建设标准化案管室,配备视频监控、智能案卷保管柜、音视频采集、光盘刻录等设备,实现硬件设施全面升级。同时,他们逐步完善“日清日结”等机制,并以此为核心举措,实现对执法活动全要素管理、全流程监督、全信息研判。
接报警情、受立案、涉案财物、强制措施……在名山派出所,由专人负责对相关执法活动进行实时监督,发现问题隐患立即通报,做到限时“清零”,确保入口“规范”。“我们从细微的程序问题入手,加以建章立制,让规范执法逐渐成为民警的职业习惯。”名山派出所教导员姚宇说。
抓学习培训 促能力跃升
4月16日,每周一举行的“一案一析”会上,名山派出所副所长兼法制员白云帆正在点评典型案例。这是名山派出所坚持了3年的“必修课”。
规范执法,能力是基础。名山派出所坚持每周一举行“一案一析”例会,对上周典型案例进行剖析,直指办案问题和不足;每周三组织“法条充电”,学习常用法规和新法新规;每月邀请法制专家或业务骨干进行“专家点评”,解答“疑难杂症”……通过制度化、常态化的学习培训,让民警受益匪浅。
从2023年至今年6月底,名山派出所累计开展各类法制学习、业务培训60余场次,参训民警辅警900余人次。这种持续的“精准滴灌”,不仅提升了整体执法素养,更培养出16名办案业务骨干。
抓执法考评 促质效双赢
今年5月,名山派出所新警练洋在办理一起辖区群众被诈骗案时,严格依法及时固定电子证据,全程规范操作,为群众挽损4万元。练洋有感而发:“虽说刚到派出所不久,但我积极参与每月‘执法之星’评比活动,在全所‘你追我赶’良好氛围中,养成规范高效执法的习惯。”
规范执法,质效是目标。名山派出所围绕提升办案质量和执法效果,将执法质量考评标准纳入民警工作质效评估清单,并进一步细化案件办理流程,明确各环节操作规范和时限要求,帮助民警在办案中及时对照、查漏补缺,多年来保持行政复议“零纠错”、行政诉讼“零败诉”的良好记录。此外,名山派出所创新成立“唐红玉调解工作室”,工作室以“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个人”唐红玉的名字命名。该工作室年均化解矛盾纠纷1000余起,调解成功率保持在98%以上,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