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群防群治工作,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探索创新共治警务路径
●义警队员们通过“跑跑腿、动动嘴”,用“铁脚掌”“千里眼”“顺风耳”参与群防群治工作
金秋时节,走进位于四川省仁寿县西南部的龙正镇洪峰社区,一支身着迷彩服、臂戴红袖章的义警队伍正在挨家挨户走访,这正是成立不到一年的老兵义警队。
“前些年因为村里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儿童,盗窃、诈骗事件时有发生,治安犯罪案件多发。”仁寿县公安局龙正派出所所长杨军介绍,尤其是2020年撤乡并镇后,洪峰乡划归龙正镇,最远的西蝉村到龙正镇要一个小时的车程,基层派出所警力难以全面有效覆盖。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仁寿县公安局大力推动警务改革,深化群防群治工作,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不断探索创新共治警务路径,在县人武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去年国庆前夕,一支由退役老兵组成的老兵义警队成立,治安巡逻、纠纷调解、应急救援、反诈宣传……老兵义警队已经成为当地平安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4月20日,从成都来到龙正镇洪峰水库钓鱼的肖某报警,称停在水库旁的私家车被村民张某家的牛刮花,义警队员现场调解。5月23日,村民陈某醉酒后与其老丈人发生抓扯,龙正派出所辅警、义警队队长蒋保安前往现场调解……在老兵义警队的出警记录上,诸如此类的调解有50余起,许多矛盾纠纷被义警队就地化解。因有过当兵的经历,老兵义警队在主持调解群众纠纷时,更容易获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穿上义警这身衣服就有一种天然的使命感、责任感,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守护家园,尽己所能去发光发热。”义警刘进松每天把地里的活忙完,就会去水库、河边看一看,提醒那些洗衣服、钓鱼的村民注意安全。
“群里80%以上的人我们都认识,大家有困难都直接在微信上找义警队。”蒋保安的微信里,有街道群、商户群、社区群、茶馆群、网格群……每一个群,都是直达基层的宣传平台,也是紧密联系群众的纽带。遍布各个角落的义警队员们正通过“跑跑腿、动动嘴”,用“铁脚掌”“千里眼”“顺风耳”参与群防群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