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结束后,浙江多地公安政务服务中心迎来节后首个办证高峰。杭州公安出入境接待大厅单日受理量突破5000件,金华公安启动“涉企专窗”应对务工人员办证高峰,浙江省智慧警务终端办理量同比增长17%。这些数据不仅展现了社会的蓬勃活力,也成为检验公安机关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服务理念的重要窗口。公安机关通过积极作为、妥善应对,用政务服务的温度加速返岗复工的进度,用改革创新的力度护航经济发展的速度。
务工人员攥着崭新的身份证踏上返岗列车,商务洽谈人士手持加急护照或签注奔赴海外,企业经营者带着刚变更的证照投入火热的生产和投资市场,这些看似平常的行政事务,实则构成了生产要素高效配置的基础链条。据统计,2025年以来特别是春节期间,浙江省公安机关累计办理各类证件业务超420万件,同比增长10.75%,其中互联网办件115万件,同比增长8.51%。公安机关高效、贴心的政务服务模式,不仅为社会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也为公安工作赢得了广泛赞誉。
从“预约办”“掌上办”“自助办”到“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项项创新与改革事务正在消解传统政务服务的时间壁垒与空间阻隔。浙江公安机关通过“浙里办”平台实现85%以上事项“一网通办”;19个“一件事”集成服务让群众办事环节压缩60%以上;引入AI客服、VR导办、智能预审等技术,建立“线上人工帮办”中心,日均处理咨询2万余件;杭州试点“可信身份认证”技术,实现29项业务“刷脸即办”。这些变革不仅是技术的移植,更是公安政务服务思维的深刻转型——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见,从各自为战到系统集成,从程序本位到用户导向。当“数据多跑路”代替“群众多跑腿”,从“最多跑一次”跃升为“随时随地办”,公安政务服务从“能办”到“好办”“快办”的跨越,正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微观映照。
节后办证高峰终将过去,但这场年复一年的民生大考留下的思考却愈发清晰:当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当14亿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升级,政府治理能力提升永远在路上。公安机关应对办证高峰的实践启示我们,现代政府既要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护航者”,更要成为治理改革的“先行者”。这种转变,不仅关乎办事效率的量变,更孕育着国家治理的质变,正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写下最生动的时代注解。
(作者单位:浙江省公安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