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刚过,各地返岗复工如火如荼。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暖民心”为主题的2025年“春风行动”,展现了地方政府护航开工的积极姿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护航返岗复工,不能止于热闹,更要注重实效。开工季不仅是时间节点,更是观察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返岗复工不能仅停留在机器轰鸣、工人忙碌的表面热闹上。各级政府应确保各项扶持政策落地,体现出对经济基本盘的重视,避免政策“空转”。要将稳岗就业摆在保障民生的突出位置,以护航开工为契机,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在返岗复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护航返岗复工,不可满足于苦干,更要持续创新。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单纯依靠苦干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只有持续创新,才能为经济注入新动能。以江苏为例,该省拥有167所高校、750多家科研院所,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2月5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推进会,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产业处于高速成长期,智能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等产业已进入市场成熟期。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我们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我们还要鼓励企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护航返岗复工,不应限于企业,更要优化环境。从“不见面审批”到“一网通办”,从“证照分离”到“一照通行”,各地政府均在不断优化政务服务,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江苏率先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60个工作日以内。这些改革举措有效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了经营主体活力。政府应着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确保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竞争。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政府应加强法治建设,确保企业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车间厂房机器轰鸣、工业园区灯火通明、写字楼里步履匆匆,经济复苏的脉动清晰可感。让我们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护航返岗复工,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开好局、起好步,让经济脉搏跳动得更强劲。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公安局清江浦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