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一词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共出现了7次,进一步释放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强烈信号。
一直以来,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涌现出DeepSeeK、宇树科技机器人等一系列现象级产品。面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公安机关要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重要论断,积极推进共富警务建设,体系化构建护企优商新格局,切实营造安全稳定、公平公正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安全“底盘”。
政务服务做“加法”,让企业办事更便捷。针对民营企业“办事难”痛点,要从“最多跑一次”到“随时随地办”,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动政务服务向“增值式”迭代升级。要通过“一窗通办”“一网通办”打破时空壁垒,“办不成事”窗口直击疑难杂症;通过“安企共富”平台集成涉企应用,开展精准服务。通过出台一系列新举措,彰显公安机关的服务效能,传递出将企业难点转化为改革起点的治理智慧。
法治保障做“乘法”,让企业信心更坚定。面对企业内部贪腐、网络黑产等顽瘴痼疾,公安机关要以“净网”等专项行动为“剑”,斩断伸向企业的“黑手”,全力侦破案件、挽回损失、清除隐患,以雷霆之势构建防范之网。实行“打击与保护并重、惩治与预防同行”的治理模式,为民营经济筑牢风险“防火墙”,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政商关系做“减法”,让发展生态更清朗。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要推出一系列扎实有效工作举措,破解“清而不为”“亲而无度”的治理难题,让民营企业感受到“需求有回应、经营有保障、发展有支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民营经济的大船行稳致远,既需要改革浪潮的“推力”,更离不开安全底盘的“托力”。公安机关必须不断创新实践,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将“服务暖心”转化为“企业信心”,把“法治力度”升华为“发展温度”。
在民营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公安机关要以法治思维破解发展难题、以制度创新释放市场活力,让更多民营企业迸发出更加强劲的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