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民营经济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其稳健前行离不开法治的坚实护航,而公安机关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从全国范围来看,公安机关积极作为,取得显著成效。公安机关对涉企突出犯罪“零容忍”,严厉打击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以及商业贿赂等犯罪行为,结合自身实际推出一系列助企发展新举措。
公安机关在护航民营经济发展领域的作为,贵在精准对焦、精细服务。公安机关要结合执法实践,深入分析涉企违法犯罪的特点和规律,为民营企业提供涵盖风险预警、防范策略、应急处置等多维度企业安全发展指引。比如,可以通过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依托各类平台系统、数据模型,及时发现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和负面信息,做到及时快速反应、及时处理。重点排查新领域、新业态、新技术方面的经济犯罪,精准打击跨区域、网络化的涉企侵企犯罪,及时向企业通报经营管理漏洞、提供防范建议,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公安机关要通过多种方式,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宣传培训。线上,借助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发布企业规范运营知识和典型案例,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企业关注;线下,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邀请法律专家和业务骨干对企业进行面对面的讲解与指导,提升企业依法依规经营的意识与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