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合肥滨湖科学城,察看安徽省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听取当地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介绍,同现场科研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亲切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合肥市公安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新时代公安工作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以科技兴警为目标,强化实战导向、问题导向、基层导向、效果导向,在机制创新、科技应用、人才支撑上下工夫、求实效,着力塑造合肥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智慧警务“新机制”
提供坚强保障
只有机制顺畅,警务资源力量才能得到整合并发挥出最大效能。合肥公安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实战、一切服务实战,大力推进科技赋能实战运行机制建设,不断完善职能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警务效能。
建立专班实战机制。强化顶层设计,在市级层面成立智慧警务建设专班,把智慧警务纳入智慧城市重要建设内容,制定《合肥市公安局落实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高位推动相关工作统筹落实。
建立数据汇聚机制。深化大数据应用,汇聚整合警务、公共、社会等数据资源,为省市两级公安和政府部门提供数据支撑,为智慧平安社区、治安防控体系等11个警种提供查询检索、数据推送、比对订阅等服务。
建立外部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40多家院校、研究所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成立智慧警务联合创新中心,建设20个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探索前沿技术与公安行业应用场景的融合落地。
场景应用“新技术”
提升实战质效
只有坚持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全面强化新技术手段与公安工作的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支撑警务实战的强大效能。合肥公安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在风险防控、打击犯罪、服务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智能化场景应用,全面提升“打防管控建创服”实战效能。
以科技创新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以“情指行”一体化机制为支撑,整合警务要素、社会信息、定位终端等资源,实现警力、信息、数据“一网汇聚”,接警、调度、处置“一体联动”,巡控、勤务、督导“一图掌握”,提升公安机关对社会风险的感知能力、治理能力、驾驭能力。
以科技创新提升打击犯罪效能。实体化运行侦查研究中心,建立电诈打击治理联合机制,提升公安机关利用科技手段在电信、金融、互联网等领域的打防治理能力,并形成出数据模型、出战法战术、出决策参考的“三出”工作法。
以科技创新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持续深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170个治安、户政、交管、出入境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26个服务事项“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建立2500余个“警民议事群”全天候收集解决群众诉求。推进“交通超脑”“智能交通”等项目建设,优化“三农两路一口”等交通组织233处,提升道路交通管理科学化、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引才育才“新模式”
激发创造活力
人才是公安事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合肥公安机关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抓发展必须抓人才”的理念,全方位发现、引进、培育、凝聚人才,一体推进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着力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千方百计引进人才。积极探索和拓展创新型警务技术人才引进渠道,用好高层次人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招录等政策。今年以来,共招录154名紧缺专业人才,引进6名高层次人才,不断优化人才梯队。
多措并举培育人才。制定人才发展规划,综合岗位需求、专业类型、年龄层次、知识结构等方面因素,优化两级调配机制,形成搭配合理、集约高效的队伍结构。推动优秀人才参与科研项目论证、疑难案件侦办、承担教学培训和新技术装备应用等工作,按照“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人才价值。依托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知名企业等学习培训资源,有计划地选派1600余名优秀人才外出学习、深造。
打造创新人才队伍。同步完善公安专业人才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已建立62人的科技信息化人才库,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安科技人才梯队。开展青年科创种子计划,组建青年科创先锋队,发现和培养一批“创新能手”“科技应用实战尖兵”,并聘请由院士、教授、行业专家等110人组成的“合肥智慧警务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培养既懂科技又能实战的复合型公安科技信息化队伍。
改革求新,实干创新。合肥公安将立足职责定位,深化科技兴警战略,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打好主动仗,推动公安工作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全力以赴为省会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为安徽省合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