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视频、看直播就能找到工作,靠谱吗?在手机上跟着主播看岗位、投简历,已经是不少人找工作的途径之一。在当前正在广泛开展的春招中,“直播带岗”成为各地招聘会的“标配”。这种可视化、强互动的招聘方式快速普及,为劳动者就业、企业招聘打开一扇窗。
“直播带岗”的兴起是数字化时代下就业模式创新的产物。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招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让求职者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观看直播,了解岗位信息。这种可视化的方式,让求职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从而做出更精准的选择。对于企业来说,“直播带岗”也大大提高了招聘效率,降低了招聘成本,能够更广泛地接触到潜在人才,拓宽了选人用人的渠道。
“直播带岗”作为一种新兴的招聘方式,为劳动者就业和企业招聘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热潮之下,“直播带岗”的短板逐渐显现。在某场观看量超10万的直播中,主播对专业技术岗位的认知偏差导致大量简历无效投递;个别直播间用“综合薪资”话术模糊真实收入构成,引发后续劳动纠纷。更普遍的问题是,多数企业缺乏职业指导、政策解读等深度服务。
“直播带岗”不能止步于“带”。招聘本质上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信息发布到入职上岗,中间还有简历筛选、面试考核、背景调查等诸多环节。如果只重视直播的热闹,忽视后续服务的跟进,就会陷入“雷声大雨点小”的困境。
提升“直播带岗”质量的关键,在于构建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体系。首先,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直播带岗”团队和人员的专业素养。相关部门和机构可以设计专业的培训课程,培养一批既懂招聘业务又熟悉直播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企业也应该重视“直播带岗”团队的建设,选拔优秀的人才担任主播,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其次,要尽快建立统一完善的行业标准,规范“直播带岗”行为。行业组织可以发挥牵头作用,制定“直播带岗”的服务规范、内容要求和监管机制等,明确主播和企业的权利和义务。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直播带岗”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虚假招聘等违法行为,维护求职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