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华山医院前院长客死他国”的谣言在社交平台传播。经上海警方调查,该谣言系王某等人组成的网络水军团伙利用AI批量炮制。他们控制500余个账号,每日发布万余条虚假信息,涉及明星绯闻、社会事件等,以流量牟利4万余元。这是上海首例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定罪的AI造谣案。
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AI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革新。然而,如同硬币的两面,AI技术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成为制造和传播谣言的帮凶。从“华山医院前院长客死他国”的无稽之谈,到地震后AI拼接的虚假灾情信息,AI造谣现象呈愈演愈烈之势,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损害公众利益,亟待以法治手段予以严惩与规制。
当前,针对AI造谣行为,需进一步细化相关法律条文,明确AI造谣行为在不同情形下的具体法律责任,让执法部门在面对AI造谣案件时有更明确、细致的裁判指引。同时,AI造谣具有生成速度快、传播范围广、隐蔽性强等特点,这对公安机关的预警监测与侦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警方应积极加强与网信、电信等部门的协同合作,构建高效的信息共享与联动处置机制,实现对AI造谣行为的早发现、早介入。
网络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关键枢纽,在遏制AI造谣方面肩负着不可推卸的主体责任。一方面,平台要严格落实信息审核制度,加大对AI生成内容的审核力度,通过技术手段与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平台上发布的信息进行全面筛查,一旦发现造谣信息,立即采取措施,并向相关部门报告。另一方面,平台应建立健全用户实名认证体系与信用评价机制,对频繁发布虚假信息的用户进行限制或封禁,提高造谣者的违规成本;积极参与行业自律公约的制定与实施,与其他平台共同分享经验、协同治理,形成全行业抵制AI造谣的良好氛围,让AI造谣信息在网络平台上无处遁形。
此外,相关部门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提升公众对AI造谣危害的认识以及对谣言的辨别能力,从源头上遏制AI造谣传播。要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引导公众自觉抵制未经证实的信息。同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网络治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抵制AI造谣的良好局面,共同营造真实、有序、和谐的信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