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孕妇刘丽(化名)突然收到一条加“好友”申请:“某月子中心,为您提供专业产后服务。”几天前,她刚在当地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做完产检,并且此前从未在任何机构留下孕产信息。刘丽立即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
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在有关法律法规中都有相关规定。现实中,患者隐私信息为何面临泄露的风险?答案很简单,无非是医疗机构管理失职失责、技术防范失位、不法交易猖獗等原因造成的。因而,织密患者隐私信息防护网,必须对症下药、合力共治。
保护患者隐私信息,要全面规范医疗机构信息管理行为,打好技术“安全补丁”,建立健全患者隐私信息保护制度,强化患者隐私依法保护和泄露追责机制,从源头上杜绝患者隐私信息外流失控风险。要紧盯医疗信息黑色产业链强化管理,建立医疗信息泄露监督举报网络,依法从严打击非法泄露、买卖患者隐私信息的行为,并从严追究网络平台失职失责责任,从根本上遏制非法出售患者隐私信息行为,铲断不法交易链条。同时,要打好防范医疗信息泄露“主动仗”,擦亮监督“慧眼”,筑牢患者隐私信息保护安全防线。
(河南省禹州市 许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