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四溢、艾叶流芳,端午文化绵延传承;千古绝唱、精神永固,家国情怀历久弥新。
又是一年端午到,这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在浓浓的民俗味里、多彩的活动中,我们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息和魅力,寄托对爱国精神的尊崇。对每个人来说,爱国情感、家国情怀始终铭刻心中、融入血脉,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弦歌不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工作,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在近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千百年来,追思先贤、家国情怀始终是端午节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也是激励我们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动力源泉。各级公安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根植家国情怀、激发求索精神,弘扬民族正气、忠诚履职尽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释放出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广大公安民警把深沉的爱国情感,融入到拼搏奋进、牺牲奉献的实际行动中。在急难险重、大战大考的任务面前,不畏困难、不惧牺牲;在打击犯罪、守护平安的阵地上,坚守职责、坚韧不拔;在服务人民、保障民生的实事中,用心用情、善作善成。浓郁的家国情怀,背后是深厚的家国责任、强烈的使命担当。放眼警营,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和立功集体,深刻诠释了赤子之心、彰显着英雄气概、体现出奋斗精神。
至真至纯的家国情怀,蕴含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召唤新的奋斗。广大公安民警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寻得源头活水,以此为精神滋养,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这一主题主线,着力增强狠抓落实各项部署要求的使命感、责任感,找准推进公安工作的着力点、切入点,扎扎实实把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推向深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公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