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真正的南哥”“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盐水鸭VS水蜜桃”……这个夏天,凭借超强“造梗”能力,一项名为“苏超”即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业余赛事,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冲出江苏走向全国,成为“现象级顶流”,激活文旅产业发展“一池春水”。文旅搭台,经济唱戏。贵州“村超”方兴未艾,江苏“苏超”风起云涌,文旅市场火爆“出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文旅热”不断升温的同时,也对公安机关各项工作提出新要求。如何让广大游客出行更加安全,让“诗和远方”更具温度,让文旅经济发展更有保障,成为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破题之策在于创新理念。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以文旅拉动消费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公安机关要清醒认识到,“文旅热”除了隐藏着新的挑战,也蕴含着服务保障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公安机关要积极主动作为,自觉把公安工作置于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谋划推进,加强与文旅部门联动,发挥自身优势,做到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主动对接文旅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推出更多服务保障举措,持续擦亮旅游警务名片。
解题之要在于倾心为民。“文旅热”的背后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让“流量”变“留量”,让“网红”变“长红”,考验着各地各部门的智慧与担当。旅游安全、旅游体验是广大游客重点关注的内容,游客的需求在哪里,旅游警务的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严厉打击涉旅违法犯罪,开展便民为民暖心服务,温情调解涉旅矛盾纠纷……公安机关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增强服务意识,从做好游客期盼的每一件小事入手,用心用情用力把工作做到广大游客的心坎儿上,不断提升广大游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答题之道在于抓实举措。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虚招。从“舌尖上的安全”到“车轮上的畅通”,从“新业态监管”到“公共安全风险防范”,公安机关在助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快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在落实各项举措上下功夫——要深化科技赋能,创新巡逻防控模式,织密智慧防控网,推动旅游警务向科技化、精细化、联动化升级;要科学部署警力,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快速响应、高效处理游客诉求和求助,全力确保景区平安有序;要排查风险隐患,强化道路交通、大型活动、旅游景区等安全监管;要提升执法效能,严厉打击欺客宰客、欺诈消费、倒卖门票等涉旅违法犯罪,全面清理各类旅游乱象,持续净化文旅市场环境。
景中有警,警中有情。面对已经到来的夏日旅游旺季,公安机关要聚焦主动警务、预防警务,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安保工作,全力护航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让“警察蓝”成为“文旅热”中的一抹亮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