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显示,全国禁毒部门全年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3.7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2万名,缴获毒品26.7吨。案件起数和抓获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2.9%和5.6%,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新型毒品变异迭代加速、滥用群体年轻化、犯罪手段隐蔽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给公安禁毒工作带来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推动构建“法治+科技+联动”的现代化禁毒体系。
法治固本,完善动态监管,做好源头严控。要推广“整类列管”模式,建立“类似物原则”,将化学结构或药理作用相似的物质自动纳入管制范围。对相关原材料的生产、销售、购买、使用实施严格许可及登记、备案、全程可追踪制度,彻底掐断非法售卖渠道。
科技赋能,升级技术手段,实行精准打击。在技术层面,公安机关要强化科技赋能,构建智慧禁毒体系,加快禁毒技术的研发应用和侦查手段破局。加强对加密通信、虚拟货币流动的穿透式监管,提升毒情预警和侦查打击能力。
共聚合力,强化协同联动,施行全链打击。公安机关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指导调度下,整合检察、法院、海关等多方力量,建立高效协同治理网络;完善跨部门信息共享与协作机制,实现对毒品犯罪“制、贩、运、吸”的全链条精准打击。
禁毒工作的根基,在于全社会对“健康人生 绿色无毒”理念的广泛认同和自觉践行。面对暗流涌动的新型毒品犯罪形势,公安机关不仅要提升技术赋能的“硬实力”,更要创新治理理念的“软实力”,推动法治、科技、联动三方面协同发力,方能构筑起抵御毒品侵袭的坚实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