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党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传承赓续,更是以制度刚性为作风建设拧紧螺栓。公安机关作为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力量,必须秉持节用之道,把握好“紧日子”与“好日子”的内在关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要筑牢反对浪费的制度堤坝。公安机关要严明纪律红线,按照中央有关通知要求集中整治违规吃喝问题;聚焦预算内投资建设项目,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监督检查机制,坚持风腐同查,坚决斩断由风及腐的链条;严格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费用的使用范围和标准,规范办公用品采购流程,精打细算,避免过度采购和浪费;加强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坚持依规依纪依法从严从快查处,拓宽监督渠道,接受内外部监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确保制度刚性。
坚持节用爱民的价值追求。公安机关要扎实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将节约资源与服务人民紧密结合起来;合理调配警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警力的浪费;通过科学的勤务安排,实现警力的精准投放,提高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扎实推进科技强警建设,将有限的经费花在刀刃上,通过科技效能革命,进一步压减人力、物力投入,降低行政成本,让有限的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激发长效治理的思想动能。公安机关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专题培训等方式,引导民警深刻认识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培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带头践行节用理念,形成良好的榜样效应。公安机关要通过宣传教育,在警营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形成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高度自觉。
锚定行稳致远的发展航向。公安机关要将节约意识贯穿于公安工作的全过程: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合理规划、科学设计,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在执法执勤过程中,要严格依法办事,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执法成本。要在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的同时,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