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新技术装备的建设和应用是重要一环。
目前,在湖北公安,有一批基于华为国产移动操作系统的新型智能警务高科技利器,在反恐处突、通勤指挥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确保了公安机关指挥调度、大数据应用的安全、可靠。
记者从湖北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处了解到,湖北省公安厅以研发东风猛士917系列新能源智能网联警车为载体,建设基于完全国产化的通讯、导航和移动操作系统在内的安全自主警务应用新生态,持续推进公安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提高警务效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打造安全可控移动作战枢纽
“‘嫌疑人’向西南方位逃窜。”10月24日,宜昌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的一场比武演练现场,东风猛士917反恐处突车警灯闪烁,车顶自带的智能网联警务通实时搜索着现场“动静”。空中,东方鹰眼智能无人机俯瞰着地上的一举一动。
现场,人、车、物等元素实时通过警用无线局域网传输,显示在车载警用屏上。指挥员精准研判分析、发出指令。5分钟后,“嫌疑人”在一片小树林内被抓获。
“这辆车综合运用5G、北斗、鸿蒙和红外感知等技术,实时进行信息采集、集成存储、指挥通联,实现了警车由传统交通工具升级为智能网联移动警务作战单元,能够应对反恐作战、应急处突、夜间出警处警等复杂任务。”湖北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民警李林介绍。
2022年以来,湖北省公安厅聚焦公安信息采集、传输和存储安全,联合优势企业在移动警务操作系统、警用无线局域网建设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并率先在警车上试用。
“我们围绕执法执勤、高速巡查、警卫保障、移动视图作战、智能押解、反恐处突需要,联合研发了基于国产移动操作系统的8款新能源智能网联警车,并在武汉、十堰、机场公安局进行实战验证。”湖北省公安厅科信处副处长田野介绍。
为解决警车智能网联问题,2023年,湖北省公安厅提出自主可控的警用无线局域网通信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完成4款警车和警用无线局域网的适配。
这些警车搭载国产智能网联警务通,通过警用无线局域网对接公安网,安全高效地进行信息采集、传输和存储。在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2024年大会上,湖北产新能源警车均参展并受到关注。
警用高科技赋能一线实战
3分钟左右无人机到达事故现场,15分钟内完成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处置……这是今年国庆节期间,湖北各地公安民警利用无人机远距离处置交通事故的场景。
今年以来,湖北公安机关通过数字孪生智能警务系统、“情指行”一体化平台、智慧交通等,结合无人机巡查,实时了解一线动态,及时调整力量部署,确保了近千场大型活动安全。
2022年以来,湖北公安机关联合一批优势院企,共建“北斗+”时空大数据联合创新中心,围绕基层社会治理、打击新型违法犯罪等中心工作,在场景应用创新、警用装备研发、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联合研发警用高科技,提升态势感知、预警预测、精确打击、扁平指挥、社会服务等核心战斗力。
湖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聚焦虚假投资理财、刷单返利、冒充领导和熟人诈骗等电诈高发类案,搭建多个研判模型,2023年以来协助抓获电诈嫌疑人3900余名。刑侦总队还打造生物物证司法鉴定实验室,2023年以来助力侦破命案积案190余起。
数字身份证惠及千家万户
登录黄鳝智慧云平台,仙桃全市606个黄鳝养殖场点位、15家生产企业、2个交易市场、26个水质监测点的基本信息尽收眼底。养殖企业和经销商无需实地调研,即可获得黄鳝养殖面积、产量、鱼苗投放等信息。
“政府将‘数公基’与黄鳝智慧云平台对接,我们点一点就知道养殖户鱼苗长势和售卖情况。”仙桃市黄鳝养殖协会负责人朱传宝说。
2023年6月,湖北省成立了由省公安厅牵头、18个省直部门参与的工作专班,按照“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运维”要求,推进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简称“数公基”)建设,形成数据统一管理、系统统一融合、服务统一发布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
“我们以城市信息数字模型为基座,对水域、地貌、建筑物等进行统一编码,赋予各类管理对象数字身份证,集成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和实有单位。”湖北省公安厅“数公基”专班民警张达福介绍,万物赋码支撑万物标识互联,让“数公基”在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大显身手。
武汉将“数公基”用于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导航、产业园区入驻企业分析和无人机产业链航线规划,让无人驾驶汽车出行、无人机飞行、招商引资等更安全更精准。
宜昌在“二维码门牌”上链接25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群众扫一扫就可以进行居住证办理、公积金查询、生活缴费、掌上公交查询,办事更快捷、更高效。
襄阳市教育局通过“数公基”基础地图、实有人口,自动比对认定适龄学生居住地,科学划定学校招生范围。2024年秋季新生入学准确率提升到97.29%。
“数公基”还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一套表”改革。基层网格员由过去要对接各部门、填写上百张表,变为部门生成表格后发给网格员核实,为基层大大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