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孝感,如果说哪里的农产品最丰富、价格最便宜,恐怕非首衡城莫属。
首衡城不是一座城,它的全名是首衡城·华中国际食品产业新城,是湖北规模最大的一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首衡城也是一座“城”,它南北跨2公里,东西宽1.5公里,平均每分钟就有11辆货车驶出,日交易量超2万吨。
1月25日,毛陈派出所副所长王江民在首衡城疏导交通。中国警察网记者谢俊思 摄
年关将至,首衡城迎来了一年中销量最大、人气最旺的时节。这座“城”的治安秩序怎样?商户、群众的感受如何?1月25日,记者走进首衡城一探究竟。
凌晨6时,记者在首衡城M区1号门看到,挂着各省车牌的大货车在进口处排起了长队。在蔬菜交易区,产自云南的生菜、小白菜等叶菜十分走俏。进口水果交易区,成箱的车厘子、榴莲等果品琳琅满目。选品、开单、付款、上货……操着不同口音的买家卖家忙前忙后。
8时许,孝感市公安局孝南分局毛陈派出所接到一商户报警,称自己误将一批蔬菜装到某货车上,现该货车已离开,联系不上司机,请求民警帮助挽回损失。
“这样的警情很常见,去年一年,首衡城区域有2700多起警情,超过1200起是纠纷类警情。”孝感市公安局孝南分局首衡城警务站民警韩进告诉记者,相比白天,夜间更容易发生盗窃警情,每天20时至23时、0时至4时是夜间交易高峰期,也是重点巡逻时间。
警务站的作息时间随着商户走,为首衡城提供24小时全天候守护。首衡城协调办负责人曾凡涛告诉记者:“警务站民警破案快、服务好,在商户那里有威信,说话管用。”
首衡城聚集了来自天南海北的4000余家商户,经营的农副产品达840多种,形成了“价格洼地、品质高地”。临近春节,市场迎来采购高峰,除了南来北往的批发商,当地市民也涌进来置办年货。
货车、私家车、三轮车、叉车……大小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人多、车多、货多,容易产生摩擦和纠纷。
11时许,进口水果交易区一侧的内部道路出现了小范围拥堵。部分司机情绪焦躁,甚至和急于拉货穿行的商贩起了口角。这里属于内部道路,负责维护交通秩序的是市场工作人员。面对堵塞的交通和激动的人群,他们有些束手无策。
巡逻至此的毛陈派出所副所长王江民立马客串起交警,一边安抚群众情绪,一边协助疏导交通。10多分钟后,“死结”解开,交通恢复了通畅。
“5年前,我们目之所及的地方,都是农田。”王江民指着面前庞大的首衡城感慨,一座活力新城拔地而起,背后是当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不懈努力。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2020年3月,首衡城签约落地孝感。用真心、抢时间、拼服务,在孝感政府部门和首衡集团的共同努力下,首衡城建设速度、招商入驻、运营成效都超出了预期。
孝感公安机关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首衡城治安秩序的同时,也致力于靠前服务,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比如,首衡城配套建设了公安警务站、交警综合执法站等,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让商户安心经营。韩进介绍,警务站对需要办证的商户,简化手续,快速办理;主动送法上门,定期开展预警防范、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等工作。
还有柔性执法。孝感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孝南二大队毛陈中队民警针对首衡城来往货车,采取首次违法免罚、轻微违法免罚。中队10名女骑警采取守点、巡线方式劝导、纠违。此外,中队主动联系市车辆管理所,针对首衡城区域共享电动自行车开展集中上牌服务。
有呼必应,无事不扰。所有的努力换来了首衡城的健康发展——2023年11月启动运营至今,首衡城累计交易量、交易额达730万吨、600亿元。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一座“城”发展的背后,是良好的营商环境,也是鲜明的民生导向。
本地鱼商李云忠是首批进驻首衡城的商户,他直言,“这里治安好,不担心小偷小摸,比过去窝在一个小市场里强多了。”
因为首衡城,在外务工20多年的毛陈镇潘师傅,选择回到老家就业,“我在市场干装卸,一天能挣200多元,很珍惜这个机会。”
受益的还有消费者。慕名而来的樊先生一口气买了10盒车厘子。他告诉记者:“同等品质的车厘子,这里每盒要比外面便宜40元。”
(人民公安报融媒体报道组,执笔:记者谢俊思、李宗吾,通讯员樊帆、喻文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