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积极探索建立“法制轻骑兵”制度,秉持服务基层、贴近实战、送教上门的宗旨,逐渐将“法制轻骑兵”发展成为业务专业、指导及时、服务全面的全链条警务品牌,切实发挥法制部门靠前指导、主动监督的作用。
对于如何有针对性地提升广大基层办案单位的执法水平这一问题,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在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倾听办案民警心声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探索。
由办案单位提出具体授课需求,“法制轻骑兵”进入基层所队开展专题讲解,采取“专题辅导+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培训模式,突出因需选题、靶向施教、订单式上门培训服务特点,让办案民警带着问题学、盯着案件学,既能解决基层民警的实际困难,又能让法制监督作用前置到办案过程中,避免了当事人权利受损及民警可能出现的执法过错。
“我侦办的这起故意伤害案件中存在轻伤结果,但无法认定因果关系怎么处理?”“帮信罪的逮捕必要性问题”……这是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办案单位曾经在办案中遇到的多个难题。接到“订单”之后,“法制轻骑兵”送教小分队上门解惑,从《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等相应法律法规的讲解介绍,到最新的检察机关提出的“少捕慎诉慎押”的刑事司法政策的理解适用,“法制轻骑兵”结合办案实际为办案单位逐一进行解答,让所有参训民警受益。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法制轻骑兵”送教模式在解决办案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基层一线的执法民警对常用法律知识和最新法治理念做到熟练掌握。
在具体执法办案中,基层一线民警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内容涉及一般行政案件、经济犯罪案件以及办理案件的各种程序等。
如何为民警提供精准指导,直接考验着“法制轻骑兵”的含金量。
为此,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着力加强法制队伍能力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强化业务知识培训。他们每周召开法律业务交流会,并将市公安局公职律师充实进“法制轻骑兵”队伍,由专业水平较高的公职律师开展学法讲堂,对基层常见的违法犯罪名称、办案过程中的易错点等开展集中培训,不断提升法制队伍的能力水平,为提升公安机关的执法能力强基固本。
“队伍虽小,却小而轻、精而强。”“办案单位只要有需要,一个电话‘法制轻骑兵’就能到。”……两年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将“送法进基层”活动深入开展到全市各办案所队,“法制轻骑兵”的脚步也走遍了全市的各个办案所队及旗县分局。
为进一步打造“法制轻骑兵”品牌,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先后制定《呼和浩特市法制轻骑兵活动方案》及《公职律师授课题目及授课计划》等规范性文件,并带动所属旗县区公安(分)局强化轻骑兵、执法服务小分队队伍建设。2023年以来,“法制轻骑兵”先后深入基层所队50余次,为200余起案件提供指导服务,培训指导办案民警近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