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暖风和煦,春意盎然,粉的樱花、黄的迎春、红的海棠……繁花似锦,游人纷纷踏春赏花。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里,一抹藏蓝格外醒目,他们维护景区秩序、排查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暖心排忧解难,广大基层民警辅警用实际行动守护五彩斑斓的春日画卷,让游客玩得尽兴、游得自在。
春日里的担当作为
3月1日,魏宇楼(前)和辅警在汀江国家湿地公园巡逻。邱舒涵 摄
讲述:魏宇楼(福建省长汀县公安局三洲派出所民警) 整理: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记者袁灏,通讯员马晓鸿
福建省长汀县三洲镇坐落着全省第一个河流型湿地公园——汀江国家湿地公园。初春时节,公园内樱花如云似雪、缀满枝头,翩跹的白鹭诉说着“人与青山两不负”的故事。
清晨7时,山间晨雾未散,我整理好执勤装备,站在公园游客服务中心远眺。公园内的樱花大道上,早起的摄影爱好者已架起三脚架,湿地公园正徐徐苏醒。此时,对讲机里传来指令:“无人机准备就绪,准备启动空中巡查。”我也开始了一天的公园巡逻工作。
前几天,警用无人机巡逻时发现,在公园的库塘湿地附近,有3位小朋友想要翻过护栏,踩着湿地淤泥去近距离看黑天鹅。接到警用无人机操作员通知,我及时赶到事发地点,劝阻小朋友翻越护栏的行为,避免了他们陷入淤泥的危险。在叮嘱家长要看管好小朋友后,我和同事把倒落的警示牌扶正,并拍下照片上传至“警景联动”工作微信群,通知工作人员加固警示牌,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情况。
快速到场、高效处置,得益于派出所推出的“三巡合一”的立体巡护模式:警用无人机巡航监测险情、警用电动车快速应对突发状况、步巡警力化身“移动服务站”。
春分过后,樱花迎来了最佳观赏期,游人如织。为更好地服务游客,派出所专门邀请公园讲解员对民警辅警进行培训,我不仅对公园内各个景观、景点了然于胸,还知道许多关于花卉、野生动物等方面的知识,回答游客咨询时更加专业、准确。
我和同事总结出“隐患早排查、纠纷早介入、服务早到位”的“三早工作法”。曾经有游客为争抢拍照地点引发矛盾纠纷,还发生过擅自摇晃樱花树的不文明行为。我们联合湿地保护中心、景区管理部门,划定指定拍摄区,既留住“落英缤纷”的诗意,又守护了生态红线。
暮色渐沉,我站在湿地观景台回望,晚霞将巡逻警车染成鎏金色,警用无人机闪烁着红蓝光点,掠过樱花树梢。对讲机传来通报:“今日景区零发案、零事故。”夜风拂过,粉白花瓣轻落肩章。在这片春意盎然的土地上,我要继续用脚步丈量平安,让每缕汀江的波光,映照出“诗与远方”的安全底色。
绿水青山间的“护花使者”
3月10日,徐施博(左)和同事在景区执勤。王豪 摄
讲述:徐施博(浙江省缙云县公安局五云派出所民警) 整理: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记者谢佳,通讯员赵越、王豪
春日里,浙江省缙云县的樱花、美人梅、玉兰竞相绽放,微风轻拂,花瓣漫天飞舞,洒落一地芬芳。
三月的缙云,正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浪漫时节,当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动力,“花田经济”逐渐成为推动群众致富增收的新引擎。
作为一名新警,我和同事们化身为“护花使者”,穿梭于花田林间,守护绿水青山,为乡村全面振兴保驾护航,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连日来,我积极组织辖区网格员、护林员、志愿者等义警力量,深入社区和景区,排查消除各类风险隐患。我们有针对性地在网红景点和重点路段开展巡逻防控,沿途不间断进行安全提醒和文明劝导,切实提升主动防控效能,全力保障辖区的平安与稳定。
前几天值班时,我突然接到景区工作人员的报警称,黄龙景区有多名游客与旅行团工作人员发生争执。接警后,我和同事迅速赶到现场。经过初步了解,是旅行团工作人员在前期准备不足,赠送游客的纪念品数量不够,双方发生了口角。我立刻将旅行团工作人员请到一旁,指出其工作失误,同时摆明事实、讲清法律法规;随后,我又耐心安抚游客的情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多个角度进行调解。经过一番努力,旅行团工作人员最终表示愿意退还部分团费作为补偿,游客们也对这一解决方案表示认可,现场气氛逐渐缓和。这起矛盾纠纷在萌芽阶段被成功化解。
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兴起,季节性赏花景点成为游客们的热门选择,尤其在旅游高峰期,部分景点日均人流量接近万人次。
面对庞大的游客群体,我和同事们主动联合景区保安、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快速响应涉旅报警求助,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我们下沉到景区景点和重点路段,开展高频次执勤巡逻,切实提高见警率,全力做好秩序维护和服务救助等工作。紧密结合景区花期流量和游客动线特点,对赏花点周边商户、游乐设施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强化安全风险管控,确保游客在赏花游玩时的安全。
此外,在全省推行“低空警务”的背景下,我虚心请教、刻苦钻研无人机技术,积极探索无人机在治安防控、民生服务和护旅发展中的应用,为辖区安全注入科技动能,让游客出行顺心、游玩舒心。
解锁乡村游的“幸福密码”
3月6日,莫智斌对小朋友进行安全教育。李欢 摄
讲述:莫智斌(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公安局工业园区派出所民警) 整理: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记者卢从杰,通讯员李欢
赤西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郊区,是个远近闻名的秀美村落。这里环境整洁优美,“微果园”“微菜园”“微花园”等景观随处可见,既有城里的现代化元素,又洋溢着乡土气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而这背后,离不开我们基层民警的默默守护。
“莫警官,村东头的荷花池旁有人身体不舒服,快晕倒了!”近日,我和辅警在村道巡逻时,突然接到群众的求助电话。3分钟后,我们赶到了现场。原来,南宁游客李先生的妻子突发低血糖,我立即从巡逻背囊里掏出常备的糖果递了过去。为更好地服务当地村民和外地游客,我会随身带着创可贴、碘伏棒、棉签、糖果、藿香正气水这些常用品,以备不时之需。
我们创新“三色预警”机制:三月荷花盛花期、周末节假日、台风影响期分别启动红、橙、黄三级响应,联合村委会设置5个临时警务站。我们用无人机实时监控人流密集区,当出现拥堵苗头,立即通过广播引导分流,避免出现踩踏风险。
赤西村还有农事旧物展览馆、农耕学堂、农业公园等参观体验场所,凭借传统村落与悠久农耕文化,走出乡村旅游与农耕产学研融合发展之路,吸引各地中小学生前来开展研学等活动。我和同事组织村民在村落小巷和各参观游玩场所等道路、点位巡逻,有效保障了研学活动顺利开展。
赤西村有一棵1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村民们习惯在树下聊天。我发现这里是收集群众信息的“黄金点”,便在这里建立“榕树议事厅”。我每周都会与村民在榕树下聊天,了解村里治安状况、倾听群众心声、梳理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同时,我们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生态保护,创建“三事分流”机制——村民家事、游客闲事、生态公事分类处理。今年以来,赤西村警情数同比下降70%,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
“我们守护的不仅是赤西村的风景,更是老百姓的幸福。”看着游客们在花海中拍照,孩子们在农事旧物展览馆学习,老榕树的气根在海风里摇曳,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绘就景区里的平安底色
3月11日,钱娜(右)和同事利用警用无人机开展巡逻防控工作。姚芬 摄
讲述:钱娜(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公安局清水派出所所长) 整理: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记者曾芳洲,通讯员姚芬、陈玚
“起飞!”3月9日一大早,在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的灵山风景区,我按下遥控器,一架警用无人机缓缓升起,开始对景区进行空中巡逻,周边的人流和车流状况一目了然。
这是我们工作的常态。近年来,上饶多个旅游景点“火爆出圈”,清水乡作为城市周边乡村游的“打卡地”也不例外。阳春三月,灵山风景区绽放的片片油菜花田泛着金浪,千树粉樱竞相绽放,自然风光令人陶醉。
花海每天都会迎来近千名游客,周末和假期人数更多。早在一个多月前,我和村干部开始商量春季花期安保工作。虽然我早已习惯游人如织的场面,但面对治安和交通秩序维护,仍丝毫不敢松懈。
为了确保游客安全,提升游玩体验,我们未雨绸缪,联合当地党委政府制定详细的安保方案,全面排查景区内的安全隐患,在危险区域安排专人值守,并设置安全警示牌。针对景区周边交通拥堵的实际情况,我们还联合广信区交警大队灵山中队提前制定应急分流预案,实时开展交通疏导和分流管制。此外,我们联合村干部、义警等力量,采取定岗值守与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在景区开展巡逻工作,及时为游客提供各类帮助。为了守护游客的“钱袋子”,我和同事巡逻时还会带上反诈宣传单,面对面向游客讲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技巧。
上午10时,我带领民警在猫儿山景点巡逻,游客王女士急匆匆赶来向我求助,称自己的背包遗失了。我立即联系景区工作人员,并通知周边的执勤民警辅警走访询问,经过一番查找,原来是另外一名游客误拿了王女士的背包。拿到失而复得的背包,王女士连声道谢。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我看了看手机,走了27000步。坐在回所的警车上,金黄的花海快速向后方退去。明天又是新的开始,我会继续和战友们坚守岗位,把安全的种子种在脚下的土地里,绘就春日平安画卷。
人在景中游 警在身边守
3月12日,肖文科(右二)和辅警巡逻时帮助游客拍照。龙四海 摄
讲述:肖文科(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东安派出所民警) 整理: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记者谭广涛,通讯员顾佳林、苏佳欢
春风过处,油菜花开、麦苗青青,温暖的阳光洒在金灿灿的油菜花上,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正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东安街道平安村享受春日的美好时光。
“这是我们总结的常见诈骗手段,看似无害甚至诱人的信息背后,往往隐藏着深不见底的陷阱……”趁着春日赏花季,我和同事在巡逻时开展反诈宣传,让赏花群众在游玩间隙了解反诈知识。
2019年开始,平安村的农村区域实施农民集中建房,并开始发展乡村文旅。随着拥有千米麦浪、万亩花海的平安村成为踏青出游的新晋打卡地,我们也迎来守护安全与秩序管理的新课题。
我记得,许多住惯了老房子的村民对于村子的开放式布局不习惯,认为房屋没有围墙不安全,加上外来游客增多,即使有监控也时常对安全不放心。对此,我们实行了“空中+地面”巡逻方式,一边结合警情、人流,让无人机定时巡逻;一边组织治安积极分子和运动爱好者,以“一人带动一人”的模式组建巡逻队伍,发现风险隐患,及时处理游客求助事项。
从2024年初,村民们搬入平安村新居到现在,入室盗窃案件零发生,村民们称“天地合一”的巡逻方式,让大家的生活如“平安村”的村名一样——乐享平安。
随着房屋出租、游客住宿需求增多,管理与发展的矛盾也随之而来。按照相关规定,申办民宿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但平安村一些农户在消防安全、治安防范等方面还有不足,无法达到留宿场所的办证要求。为了既能规范管理,又能提高旅游接待品质,我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在村委会连续举办“村民坝坝会”,以及与村组干部一起上门宣传等方式,向村民讲明规范管理住宿的重要性。现在,平安村的居民们对我们的工作更加理解和支持。
不仅如此,派出所结合旅游警务实际,探索建立了“景长”制。我和综合执法、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成立工作队,开展安全防范宣传、隐患排查、巡逻防控,及时处理寻人寻物等警情求助,实现“人在景中游,警在身边守”,全面提升旅游警务服务质效。
“守护平安乡村游”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心愿。
我相信,随着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扎实推进,会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感受田园风光,我们会全力守护这片美丽土地,让每一位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