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城区试点建设“通城智慧警亭”
“上岗”两个月,片区可防性案件发案率下降36.7%
3月23日,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通城智慧警亭”民警部署夜间巡逻工作。曹钰华 摄
傍晚的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京扬数码广场西南角,一个蓝白相间的建筑尽显科技感。在这里,通过大数据深化应用,可实现社会治理态势可览、服务可达、风险可测、质态可控。
这个建筑,便是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的“通城智慧警亭”。
走进这间占地约50平方米的警亭,数字化的气息扑面而来,多屏幕展现覆盖区域的警力上图、警情数据、辖区概况等。针对近期出现的拉车门盗窃车内财物警情,3月2日,智慧警亭值守民警司韩飞研判发现嫌疑人踪迹,迅速将相关信息推送给巡逻民警,并会同京扬义警很快锁定嫌疑对象,开展就地盘查。
与传统警务工作站和移动警务方舱不同,智慧警亭的“心脏”是集合了5G物联网、边缘计算和AI算法的智慧警务模式。南通市公安局大数据处处长刘伟将之形象地称为:给城市治安的“神经末梢”安上了“智慧大脑”。
智慧警亭的布设,让周边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出警时间压缩到3分钟以内,不仅提升了钟秀派出所的工作效能,也推动形成了区域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我们的智慧警亭实行24小时警力值守,白天由巡特警大队武装巡逻队负责,夜间由钟秀派出所接处警队和夜巡队进行值守,确保警力覆盖全天候、无缝隙。”崇川分局副局长胡晓利介绍说,在这三支队伍基础上,他们还完善了“分局指挥中心—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工作站”的三级指挥体系,确保指令下达的快速性与精准性,真正实现“到场再快一分、处置再快一秒”。
智慧警亭作为警务工作站和移动警务方舱之后的又一补充,主要是发挥情报末梢作用,努力将警务“网格”服务做到极致。
值守民警司韩飞说:“在基层派出所,民警每天都会遇到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将智慧警亭嵌入‘3公里、15分钟’公安便民服务圈,能够有效统筹公安及群防群治力量,提高见警率、亮灯率,群众安全感也大幅提升。”
“京扬数码广场及周边的五一路等区域夜经济繁荣,2024年该区域警情占钟秀辖区总警情的53%。”钟秀派出所副所长鞠金秋透露,自2024年12月设立智慧警亭以来,两个月片区出警速度提升了40%,可防性案件发案率下降了36.7%。
今年1月召开的南通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由市人大代表投票表决产生了20项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新建25个‘通城智慧警亭’,提高‘见警率、亮灯率’”名列其中。南通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支队长滕进介绍,“每个警亭辐射半径是1.5公里,遇到重大警情时可形成处置闭环,日常则化身便民服务驿站。”
据了解,计划新建的智慧警亭中,包括一类警亭10个、二类警亭15个,主要在常态化巡逻防控、妥善处置各类警情、处置突发事件、组织群防群治、开展宣传培训、服务周边群众等方面发挥作用;旨在通过数字赋能,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服务群众的水平。
智慧警亭的智慧之处“永远在路上”。滕进说,他们采取边建设、边完善的做法,后续还将通过不断完善实现更有效的预警,使其真正成为做强基层市域治理的强劲支撑、夯实社会治理根基的重要支点。
记者:杨青春 通讯员:李彤 曹钰华
上海嘉定全力护航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
智能机器人与机器狗首次参与巡逻
3月21日,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民警与智能机器人在主看台前开展融合巡防。焦钢 摄
3月21日至23日,2025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中国大奖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行。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联合多部门,紧紧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运用无人机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安保体系,同时部署智能机器人与机器狗首次参与赛事巡逻,确保赛事期间22万名观众的观赛安全与交通有序,为赛事提供了坚实保障。
本届赛事中,嘉定公安应用无人机实时掌握赛场内外人流、车流动向,并与地面警力形成联动。无人机通过高空视角快速识别交通拥堵等异常情况,指挥中心即时调度警力处置,大大提升处置效率。嘉定公安还依托科技和警务自媒体助力失物招领服务高效运转。3天来,他们共帮助观众寻回身份证件、学生证以及手机、手提包等物品70余件。此外,智能机器人与机器狗首次参与赛事巡逻,通过多视角画面传输和信息研判,发挥特殊场景下的排险、救助等警情处置作用,协助民警做好赛事安保工作。
赛事期间,恰逢清明祭扫车流叠加,嘉定公安通过高速公路匝道快速疏导、周边路口分流等措施,科学安排观赛入场车流与短途接驳扫墓客流动线,并设置两轮摩托机动处置小分队巡线疏导。嘉定公安重点在车手入场区、各看台观众区、出入通道等部位强化值守,并在场外车辆进出道路、停车场附近实时动态管控。在大客流集中散场过程中,嘉定公安通过“拉链式”放行、进出轨交站点分区蓄流等措施疏导人流,并在散场高峰期间设置8道“人墙闸口”和10条蓄流缓冲通道,确保观众安全快速离场。此外,嘉定公安成立专项整治小组,打击处置票贩40余人,有效净化观赛环境。
记者:徐葳 通讯员:徐波
南昌东湖研发“三张图”功能模块
服务群众3800余次,排查风险隐患4000余起
东湖分局民警依托治安“三张图”在辖区重点区域巡逻,确保市民游客安全。(南昌市公安局供图)
3月15日,江西南昌滕王阁景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南昌市公安局东湖分局滕王阁派出所副所长熊汉林一上班便习惯性打开治安“三张图”(治安动态感知图、风险隐患图、可用资源图),在发现救助类警情大幅上升后,他立即调派4名警力到滕王阁核心景区入口等人员密集区域,开展动态巡逻、定点值守。这是东湖分局治安“三张图”挂图作战的缩影。
去年以来,南昌市公安局东湖分局紧紧围绕“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以全面升级智慧公安建设为导向,自主研发“三张图”功能模块,汇聚多系统平台,抓取大数据资源,全面推进治安“三张图”建设应用,不断提升风险防范、精准打击、治安管控和应急处突能力,夯实基层基础,为平安持续加码。截至3月23日,该局共服务群众3800余次、排查风险隐患4000余起。
“治安动态感知图包含了警情、案件、常住人口基础信息,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辖区治安现状,并精准部署工作。”东湖分局相关负责人康宜强介绍。过去,社区民警要想掌握辖区治安状况,要在一次次值班处警、一家家入户走访或者交班晨会中了解情况,现在,他们打开治安动态感知图,就能清晰看到辖区哪里的警情数多,哪里的案件多发,有的放矢开展巡逻、宣传等工作。截至目前,该局共导入警情信息22万余条,发案信息3万余条,常住人口信息62万余人,房屋信息30万余条。
打开风险隐患图,民警可以清晰地看到“九小”场所等治安重点场所、治安复杂区域和易溺水区域的风险隐患情况,切实做到一触即知、快知快处,及时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风险隐患图与治安动态感知图数据互通、资源共享、相辅相成,进一步提升了预防预警预测能力。
“‘风险隐患图’通过智能分析、动态监测、精准分析辖区的安全隐患,构建了‘数据驱动、可视预警、分级处置’的风险防控体系。所里的社区民警用了以后纷纷感慨,风险隐患发现得更早了,处置起来也更得心应手。”滕王阁派出所所长曹昇华说。
1月15日,百花洲派出所社区民警李晓冰在入户走访时得知,小金台社区附近的3个便民停车位长期被占用。了解情况后,她通过可用资源图,联合社区干部及有威望、情况熟的居民,先后来到占用车位的3名居民家中耐心劝说。当日,3人便挪走了电动车。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可用资源图全量导入警务站、消防站、医疗机关、教育机构、单位从业人员等20余类群防群治力量,在服务实战、服务群众中,充分发挥警务资源、社会资源优势,对周边可用资源实行“一呼百应”调度处置,在有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的同时,为民警执法执勤带来便利。
“三张图”的建设应用,实现从“汗水警务”到“智慧警务”的迭代升级,这既是科技与警务的深度融合,更是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生动诠释。正如辖区居民王大爷所说:“现在我们看到街角的摄像头闪着蓝光,心里就特别踏实。那不只是机器,是警察24小时在守护。”
记者:曾芳洲 通讯员:李沁 黎爱辉
贵阳贵安新区空地立体化保障游客安心赏花
“智警小安”亮相樱花园
3月21日,贵安新区公安局“智警小安”开展巡逻。吴远杰 摄
“游客朋友您好,我是贵安公安‘智警小安’,正在执行巡逻任务,请注意安全。”“您好,樱花园游客较多,请保管好随身物品。”3月21日,一位特别的“警察”在贵州省贵阳市的贵安樱花园内巡逻,引来不少游客围观。
3月18日,融合无人车、无人机、机器人以及智能监拍设备的“智警小安”,在贵安樱花园亮相,运行首日便高效完成贵安大道、高峰大道等2条重点路段的巡逻任务,显著提升巡逻防护效能。同时,凭借高精度地图与实时交通态势感知系统,“智警小安”可根据实际情况动态优化巡航路线,一旦突发警情,能够迅速调整巡逻重点,实现精准响应。此外,“智警小安”创新性搭载移动无人机平台,堪称无人机的“航母”,能全天候为无人机提供电能补给,实现空地协同作战,打破传统地面巡逻的空间局限,构建起高效的立体化巡防体系。
贵安新区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往樱花季,他们都会投入近百名警力,保障贵安樱花园周边道路畅通及园内安全,“智警小安”投入使用后,公安机关不仅可以更加科学地部署警力,还提升了执法效率。3月18日以来,樱花园日均接警数同比下降41%,警情响应时间缩短至3分钟以内,警务效能大幅提升,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
记者:缪春云 李泓葳 通讯员:吴远杰
短评:不仅炫酷,而且好用
刘翔
南通的“通城智慧警亭”通过数字化升级成为大数据深化应用的又一次尝试,南昌东湖研发的“三张图”功能模块通过技术革新让主防效能进一步提升,还有贵阳贵安樱花园里的“智警小安”、上海2025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中国大奖赛上的智能机器人与机器狗,这些创新应用不仅炫酷,而且好用,成为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提升的鲜活实践。
如今,“智慧警务”的深度应用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大数据应用背景下的警务体系,更智能、更高效,让群众更有安全感;AI技术加持下的警务服务,更快捷、更贴心,让百姓更有获得感。
聚焦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提升,各地结合自身特色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技术革新,一项项新技术、一个个新成果令人欣喜,人们看到了公安机关不断深化科技兴警战略、探索智慧警务建设的坚定信念和坚实步伐。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科技与警务的深度融合是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各地公安机关要紧跟时代潮流、聚焦人民期盼,加速推进智慧警务建设,持续深化大数据应用,探索AI赋能警务实践,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