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仑山巅的猎猎寒风中,佩戴“党员突击队”臂章的巡逻队伍踏雪前行;在玉树高原的制氧设备前,基层民警辅警实现“吸氧自由”;在干部选拔的实绩档案里,年轻民警凭能力崭露头角……2024年以来,青海公安机关以政治工作行动计划为牵引,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
青海各级公安机关不断织密政治工作行动计划的责任链条,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新时代公安工作的强劲动能,实现理论武装与实战攻坚的深度融合。2024年以来,青海省公安厅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民警集中学习780余场,开展主题研讨180余场。
青海各级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强“四强”党支部建设,实施“堡垒工程”推进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海南藏族自治州公安局通过设立党员突击队、开展临时评议,实现组织运转高效、表彰奖励及时,有力激发了队伍活力。久治县公安局索乎日麻派出所在高海拔地区打造“马背宣讲服务队”,定期下乡走访、服务群众,收集群众诉求,及时解决群众遇到的问题,将党的政策带到草原深处。
达日县公安局民警才让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时受伤,通过紧急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得到及时救治;曲麻莱县公安局曲麻河乡派出所配备了制氧设备,辅警旦周才仁实现了“吸氧自由”……青海省公安厅构建的爱警暖警保障体系,既有“雪中送炭”的急难帮扶,又有“春风化雨”的长效机制。2024年以来,全省建立165个“暖警驿站”,开展健康休养920人次,发放帮扶救助金128.4万元;打造覆盖全省公安机关的心理健康防护体系,建立1.1万份民警心理健康档案,75名专兼职心理健康骨干巡回服务。
“组织的关怀要像昆仑山上的雪水,滋润着‘警营格桑’。”青海省公安厅政治部负责人介绍,他们建立了“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常态化走访慰问公安英烈家属、公安功模、因公伤残、大病特困和一线民警辅警。这种既有温度又有精度的保障体系,让高原警队焕发出“海拔高士气更高”的昂扬斗志。
在青海警营,“能者上、优者奖”的用人导向清晰可见,全省公安机关民警职级晋升比例逐年提升。这些变化源于“干部实绩档案”制度的落地。青海省公安厅建立政治素质正反向测评、选拔任用全程纪实等机制,让职业发展通道成为能力比拼的赛道。
刀刃向内的革新,不止于优化用人机制。2024年以来,青海公安机关着力构建“教、学、研、练、战”一体化训练体系,举办45期培训班,举行7场比武竞赛,组织1.2万人次参加了实战考核,有力提升了实战本领。
青海公安机关依托大监督机制,去年开展警示教育350余次,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举办廉政讲座760余期,覆盖3.4万人次;深化廉洁文化建设,开展领导讲廉、培训学廉、网络倡廉、典型示廉、家庭助廉“五廉”活动,营造政治坚定、风清气正的清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