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信访群众找理,为责任单位找路,为化解问题找法。”走进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这句镌刻在一楼大厅立柱上的提示语,温暖着一颗颗焦虑的心。
“您反映邻居生活不规律干扰了您的正常生活,派出所已经出警进行了调解,但对方依旧我行我素。对此,您可以到法律援助窗口咨询一下相关政策,无差别受理窗口可以接受您的书面调解申请,也可以扫描展板上的‘山东解纷码’进入线上调解平台……”3月24日14时,在综治中心6号“公安信访”窗口值班的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分局民警韩耀臻正在为一位来访群众解释相关政策。
济南市历下区近年来积极推动构建以区级为终点站、街道为主阵地、社区和网格为前哨、重点行业领域辐射布点的一体综合解纷格局,公安机关在推进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区街两级综治中心受理各类事项5.6万余件,受理量连续3年上升。四级信访部门登记数同比下降45.38%,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4.7%。
综治中心二楼设有速裁法庭,可现场立案、庭审;预警研判中心在三楼,历下分局共有4名民警辅警常态入驻。
“我们积极探索落实矛盾纠纷分层分类化解,通过警格网格融合,引导志愿者、‘五老’人员等社会力量参与网格管理,预防化解婚姻、邻里、物业等矛盾纠纷;强化街道层面法治力量配备,建立访调、警调、诉调对接机制,化解民事类、行政类矛盾纠纷。”历下分局治安大队基层基础工作负责人王建国介绍,“对于疑难矛盾纠纷,由综治中心采取专班化模式联动化解,公安机关在其中主要发挥工作调度、质效监督和信息研判等职能作用。”
2023年以来,历下分局争取区财政专项经费,在全区15个派出所配备54名驻所律师,设立一站式矛调会客厅,专职化解非警务类矛盾纠纷。2024年,成功调解110非警务类警情2.45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5.2%。
在姚家派出所一站式矛调会客厅,律师庞鑫、刘润泽正在整理调解材料。
“昨天我们调解了14起纠纷,除现场达成和解的,还有3起签订了书面协议。”庞鑫说。
姚家派出所所长周广歆表示:“目前,非警务类矛盾纠纷调处中,20%在网上分流转办,其他的都是就地调处。现在群众逐渐形成了‘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日均警情数从80起降至60起。”
“庞律师,这儿有一起雇主和员工之间的纠纷需要调解。”民警将餐厅老板和面点师带进会客厅。原来,面点师因偷吃面包被罚款1500元,双方从口角升级为肢体冲突。在会客厅内,矛盾双方依旧争执不休。庞鑫给面点师倒了一杯水,耐心地开始记录和倾听。
经过一个小时的交流,两位当事人的情绪逐渐平复。“餐厅规范管理、对不当行为进行处罚没错,但要适度,骂人、打架更不对,我们共同商量一个解决办法……”庞鑫和同事从“法理情”多角度疏导,最终促成双方和解。
为推动一站式矛调工作,历下分局建立了律师驻所工作职责、流程、绩效闭环等管理机制体系,要求驻所律师坚持收案负责制,调解包案到人,对案件负责到底,确保调解质效。
“在这里,我们不是法官,只是一名懂法的群众,要努力通过平等的对话,让法治的声音传进其他群众心里。一名受到家暴的妇女头一次听说人身安全保护令,一对父母不再强迫孩子、决定将他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他们的醒悟让我们欣慰。”律师刘润泽深有感触,“现在不时有群众专程来到这里,不是来找民警报案而是找律师咨询,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法治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