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3月31日是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连日来,各地公安机关联合辖区学校,通过安全宣传让学生们知危险、会避险,不断提高法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开展校园安全培训演练,常态长效推进“护学岗”工作,进一步织密校园“防护网”,精心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3月28日,安徽省宿州市公安局埇桥分局民警、法治副校长来到学校开展安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苏洋 摄
案子变段子 脱口秀里藏着“反诈秘籍”
安徽6911名法治副校长呵护学生平安成长
“如果收到‘免费送游戏皮肤’的信息,该怎么办?”3月28日下午,在安徽省宿州市第八小学的操场上,数百名同学齐聚一起,聆听法治副校长、宿州市公安局埇桥分局道东派出所民警王者带来的精彩“反诈脱口秀”。
把“案子”变成“段子”,用同学们听得懂、感兴趣的话语讲述反诈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将反诈知识送进同学们的心中,这样别开生面的“反诈课堂”受到了同学们的热捧。“以前只在网上看过脱口秀视频,今天第一次在现场看脱口秀,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多多举办。”一名同学告诉记者。
作为法治副校长,王者将学生群体容易遭遇的诈骗套路,通过犀利的言辞和夸张的动作展现出来,为大家带来一场充满幽默的反诈盛宴。从反诈骗局揭露、反诈技巧传授,到亲身经历的奇葩故事,王者的“法言法语”机智幽默,引得活动现场欢笑声、掌声不断。
“守护你们平安成长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开展‘百名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活动的初衷。”正如王者在活动开场时所说,百名法治副校长不仅搭建起警校联动的防护网,更在孩子们心中筑起了自我保护的防火墙。
大手拉小手,“藏蓝”护成长。王者是埇桥分局众多“法治副校长”中的一员。近年来,埇桥区共选聘了157名法治副校长。法治副校长由辖区派出所民警兼任,主要职责是督促、指导校园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维护校园治安秩序。
同时,埇桥分局持续开展“每周一课”活动,每周五下午在辖区学校播放法治宣传短视频,引导同学们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据了解,埇桥分局启动“百名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活动以来,已集中开展活动5次,受宣传教育学生达25万人次。
安徽公安机关始终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从严从实从细推进全省“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强化执法检查,主动预警防控,严密巡防护学,深化法治教育。2024年,全省累计选派6911名民警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依托“开学第一课”和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等活动,指导学校开展防欺凌、防暴力、防事故等教育活动2.4万余次,引导同学们增强法治意识、平安健康成长。
(中国警察网记者张振雷、王娅飞、通讯员杨俊楠)
3月27日,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三大队民警护送小学生安全过马路。肖文君 摄
从“一步一刹车”到交通井然有序
西宁优化“高峰勤务”和“护学岗”机制
“孩子下车后请跟我来!”“放心吧,孩子安全进校园了!”“车门关好了,您开走就行……”3月27日,记者见到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三大队副大队长马旗祯时,他正在“护学岗”忙碌着。
近日,西宁市大幅降温,在城西区古城台小学门口执勤的马旗祯却感觉不到寒冷。他正和同事不厌其烦地拉开车门、领孩子下车、关好车门,然后护送孩子到安全区域,指挥车辆即停即走,忙得热火朝天。
古城台小学校门口是人行道,几步之外是城市干道,上学下学高峰期车水马龙,交通压力巨大,曾经是家长们头疼的“堵点”。如今,在马旗祯和同事的指挥下,这里交通井然有序,送学车辆有序通行,极大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
古城台小学学生家长李先生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每天都为接送孩子头疼,最堵的时候从西关大街开出来要半个小时,一步一刹车,我着急,孩子也跟着着急。现在有了‘护学岗’,车停下都不用熄火,大家即停即走,孩子也安全,路上也不堵了。”
近年来,西宁公安机关以平安校园建设为核心,聚焦护学工作、校园周边治理等环节,不断优化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组织,全力疏通校门口的“毛细血管”,有效缓解了上下学时段交通拥堵。
马旗祯告诉记者,他自2019年开始承担“护学岗”的任务。为确保学生出行安全,他和同事每天早上赶在学生们上学前到岗。中午学生们还未放学,他们又早早地来到路口,提前疏导车流。傍晚时分,他们主动推迟半个小时下班,等学生走完、晚高峰结束才离开岗位。
为确保校园及周边安全,西宁公安落实常态护学措施,因地制宜优化完善“高峰勤务”和“护学岗”机制,将校园纳入重点巡逻防控体系,每日出动1100余名警力,确保提高校园周边见警率、管事率与震慑力。
日复一日的坚守之间,马旗祯与同学们建立了浓浓的情谊。学生着急上学忘记带作业,会借他的手机给家长打电话;学习用品不够用了,他会帮忙去商店买……类似的小事,不胜枚举。马旗祯说:“看见孩子们平安上学放学,我的心里才踏实。”
(中国警察网记者黄钧钧、通讯员孙耀)
3月28日,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民警给小学生上“警学联盟·向阳童行”主题安全教育课。(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供图)
“警学联盟·向阳童行”送上“安全大餐”
北京海淀构建“多维联动”安全教育格局
“同学们,请看这段聊天记录——小朋友能给陌生人发送身份证号码吗?这种自拍照呢?遇到此类情况应该怎么办?”
“立刻拉黑!还要告诉爸爸妈妈!”北京市育英学校的教室里,30多双小手齐刷刷举了起来。讲台上的民警竖起大拇指:“完全正确!如果大家在网络世界遇到‘奇怪的人’,一定要记住三件事:提高警惕、勇敢说‘不’、告诉家长!”
在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万寿路派出所民警刘振权和大学生志愿者走进辖区学校,给同学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警学联盟·向阳童行”主题安全教育课。民警和志愿者结合实际案例,向同学们普及网络使用安全、人身安全、交通安全等知识,有效提升了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这堂安全课,正是海淀分局“警学联盟·向阳童行”主题安全教育宣讲活动的生动缩影。2024年以来,海淀分局联合区教委,以公安专业力量为支撑,以高校智力资源为依托,以中小学校为前沿阵地,以“数智”技术为创新引擎,构建“多维联动”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格局。海淀分局通过民警和大学生志愿者“双师课堂”,将法治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在润物无声中培养青少年的法治思维,引导他们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海淀分局精心选拔78名民警宣讲员,携手辖区高校各院系的12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为安全宣讲团队注入新活力。
“我们把未成年人保护法改编成西游记里的故事,借用孙悟空的角色讲解校园欺凌应对策略。”高校志愿者李悦的创意课堂,让法律知识变得妙趣横生。这群平均年龄21岁的高校志愿者,还把反诈知识改编成说唱歌词,更贴近青少年兴趣:“刷单返利别心动,客服退款是黑洞,AI换脸你别蒙,转账之前要三思!”
同时,海淀分局整合辖区高校资源,研发“6+1+X”课程体系:六大核心主题覆盖成长关键领域,特色警务技能展示点燃学习热情,30余项特色课程满足差异化需求。他们针对中小幼不同学段设计教案,实现“幼儿园重感知、小学重体验、中学重思辨”的精准施教。
“民警提供典型案例,与大学生专业知识相结合,全面提升宣讲活动的专业性、趣味性、实用性,让同学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着。”海淀分局高校内保支队中队长王希说。
据了解,“警学联盟·向阳童行”主题安全教育宣讲活动自2024年春季学期启动以来,已为全区中小幼学校送上200余场“安全大餐”,覆盖师生超10万人次,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守护孩子们在法治阳光下茁壮成长。
(中国警察网记者唐娜、通讯员刘丽丽、陈曦)
模拟演练+互动问答 沈阳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中国警察网讯 记者谭彦叙、通讯员李泽旭报道:连日来,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积极开展校园安全行动,对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保安员开展业务培训,为学生开办法治讲座,全力营造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
在保安员培训现场,沈阳市公安局民警担任专业教官,对盾牌、警棍、钢叉等器械的使用进行理论讲解、现场示范和实战模拟。他们以真实事件为例,为保安员详细讲解突发事件先期处置方法,全面提升应急能力。在沈阳市皇姑区一所小学,实战演练拉开帷幕,一名“歹徒”欲闯入校园,保安员立即按下一键报警器,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处置,指挥保安员成功制伏“歹徒”。
此外,沈阳市公安局组织法治副校长走进校园,为学生们带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治讲座。在沈阳市第七中学,民警借助视频、图片展示真实案例,为学生讲解交通安全知识,教导学生遵守交规,过马路注意观察。在浑南区白塔小学,民警以互动问答方式开展校园防欺凌教育,为学生送上安全“大礼包”。此次校园安全行动,进一步提升了保安员的业务能力与应急水平,增强了师生们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