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生态环境保护关乎民生福祉与人民健康,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也关乎全人类的共同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3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牢牢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强化大局意识,保持严的基调,敢于动真碰硬,持续发现问题,认真解决问题,提高对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执行力。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各级公安机关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严厉打击整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打”出了声势、“治”出了成效,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了公安力量。
3月28日,霞浦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民警联合蓝天救援队队员在林区开展生态巡查。吴凯 摄
宁德霞浦:打防并举 织密野生动物“保护网”
日前,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民警在工作中获悉,辖区群众钟某疑似涉嫌非法狩猎。随后,民警查明,钟某通过网络购物平台购买了5套电子报警器猎夹,并在某林场非法狩猎。通过分析研判,民警锁定钟某活动轨迹,成功将其抓获。
“霞浦县依山临海,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较多,不法分子偷偷猎捕野生动物时有发生。”霞浦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大队长张向晖向记者介绍,打击非法狩猎活动是他们的工作重点。
野生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霞浦县公安局持续密切与林业、农业等部门联动配合,对危害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持续保持严打震慑态势。
针对非法狩猎犯罪活动,霞浦县公安局持续推进“昆仑”专项行动,以“传统+科技”“人力+情报”的多样化侦查模式,统筹线上和线下,坚持露头就打;通过强化网上巡查、积极发动群众举报违法犯罪线索等方式,广辟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线索来源,引领打击工作纵深推进。今年以来,霞浦县公安局已破获涉野生动物案件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收缴作案工具11件。
既要依法严打,更要以宣促防。霞浦县公安局积极组织警力深入辖区林场、旅游景区、村落等重点区域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以案释法等方式,向群众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的法律后果,以及如何识别和举报非法捕猎、交易行为,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让生态保护成为共识。同时,他们构建“森林警察大队+基层派出所”联合治理模式,吸纳护林员、蓝天救援队成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加入巡查队伍,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协助开展生态巡查工作。
今年以来,霞浦县公安局共出动警力5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张贴宣传海报、宣传标语60余张,接受咨询110余人次。他们还联合相关部门、社会团体等力量,开展联勤巡查行动18次,排查景区、涉林涉野生动植物资源重点场所34处。
从科技巡查到精准打击,从常态宣传到全民共治……霞浦县公安局以“打击+巡查+宣传”三位一体的模式,织密野生动物“保护网”,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
(中国警察网记者袁灏、通讯员王郁林、吴凯)
3月27日,澄江市公安局海口派出所辅警在仙湖湾景区进行安全宣传。何思雨 摄
玉溪澄江:延伸触角 打造抚仙湖巡防“共同体”
“以前只听说抚仙湖水质好,来了才发现这里的生态系统这么丰富。”3月27日,来自四川成都的游客周女士站在位于云南玉溪澄江的抚仙湖畔,看着在碧波间翩跹起舞的白色海鸥与远处帽天山巅的绯红花海连成一片,在连连赞叹之余,拿出手机拍照打卡。
这幅醉人的“山水美景图”背后,是澄江市公安局倾力打造“生态警务”的生动实践,也是当地民警辅警用心守护生态安全的真实写照。
3月27日15时许,澄江市公安局龙街派出所副所长许智海带领同事开始当天第二次巡逻。当走到广龙抚海湾湿地公园时,许智海看到不远处有两名游客在湖边准备给宠物狗洗澡,连忙上前制止。见游客带着宠物狗离开抚仙湖,许智海等人按原定计划继续巡逻踏查。
春日暖阳下,湖水晶莹剔透,随着微风泛起点点银光。抚仙湖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也是珠江源头第一大湖。针对沿湖区域广、管控沿线长的实际情况,澄江市公安局加强警力部署,强化沿湖近水区域巡逻防控,科学合理配置警力,采取“定点巡+机动巡”相结合的模式,对各景区治安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制止、劝离进入危险区域的人员。
同时,澄江市公安局联合抚仙湖管理局、各景区管委会、志愿者团队成立“抚仙湖生态守护联盟”,构建“公安主导、部门协同、义警参与、群众支持”的巡防“共同体”。
位于海口镇的仙湖湾景区,已进入樱花盛放期,漫山遍野的粉白花海与碧波荡漾的抚仙湖交相辉映,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光打卡。花海中,澄江市公安局海口派出所民警邢亚春与同事支起了“宣传摊位”,开始吆喝:“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花海小课堂开讲啦。”色彩鲜艳的宣传展板上,贴着一张张与生态保护相关的图片;展板旁,整齐堆放着各类精心制作的宣传手册,详细介绍了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实用的环保小知识。在邢亚春热情的宣讲中,越来越多的游客参与到这场花海里的普法活动中。在民警声情并茂的讲解下,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有了更深的理解。
为将生态环境保护触角延伸至最基层,澄江市公安局持续加强宣传防范工作,采取悬挂横幅、发放传单、开办讲座等形式,组织民警在各景区向游客、商家等群体开展保护森林、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水资源等普法宣传,提高群众生态文明意识,共同守护抚仙湖的“诗和远方”。
(中国警察网记者马燕、通讯员鹿晋芸、张宇馨)
1月6日,青川县公安局唐家河派出所民警在山中巡查。尚佳一 摄
广元青川:完善机制用心守好“大熊猫家园”
近日,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青溪镇上演暖心一幕:两头“迷路”的黑熊幼崽被群众护送至青川县公安局青溪派出所。民警立即联系县野生动物救护站工作人员进行救助。
近10年来,青川公安已救助野生动物50余次,成功救助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3只以及其他类野生动物30余只。
地处秦岭南麓的青川县,73.77%的森林覆盖率构筑起嘉陵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拥有“熊猫家园·青秀之川”生态名片。为守护好这片“大熊猫家园”,近年来,青川县公安局推进生态警长、生态联勤警务站、生态警务协同智治应用一体化联动,强化“大熊猫国家公园川陕甘警园合作联席会议机制”落地运行,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构建起“政府主导、公安主动、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野生动物大保护格局和“信息互通、执法互助、联防互动”警务合作机制。
生态警长制如何运行?青川县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设立了9名生态警长,建立了12支共60人的生态义警队伍,常态化运行“生态警长+网格员+志愿者+公益组织”联动机制,铸牢生态“绿盾”。9名生态警长负责全县11条河流、1个湖泊、2个水库、20个农贸市场以及当地主要林区、矿区生态环保工作,全力找问题、查线索、除隐患。
日前,青川县公安局唐家河派出所教导员、生态警长田涛带领巡山队整装待发,开启为期4天的巡防旅程。“既要留意盗猎痕迹,也要注意林区防火。”田涛在工作开始前作简要行动部署,叮嘱注意事项。今年1月,青川公安就通过主动巡防摸排,打掉一个长期流窜于川陕甘三地作案的非法狩猎团伙。
如今,全县重点生态部位已实现“雪亮工程”全覆盖,无人机巡防成为常态。青川公安织密覆盖“山水林田湖”的立体防护网,以20个生态警务工作站点为支撑,打造河湖型、山林型生态警务运行模式。近日,在碧波荡漾的白龙湖畔,青川县公安局沙州派出所所长、白龙湖水库生态联勤警务站站长母舜尧紧盯手机屏幕——执法软件刚推送疑似违法放置地笼线索。他立即协调生态环境等部门工作人员,开始了新一轮巡查。
从群众自发救助到专业力量守护,从人工巡山到智慧防控,这片土地上的万物生灵见证着青川公安守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
(中国警察网记者张佳怡、通讯员陈守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