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不久的清明节假期,许多游客来到江西省南昌市,前往滕王阁、八一广场、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等各大景区打卡游玩。在各个热门景点,一抹抹“警察蓝”穿梭在人群中,守护平安、热情服务。
近年来,南昌市跻身“网红”城市行列,成为一座外地人喜欢、本地人自豪、年轻人向往的城市。去年以来,南昌市公安局紧扣发展大局,将全方位护航“网红”城市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在统筹发展和安全、活力和秩序、服务和监管上下功夫、求实效,助力城市底蕴进一步彰显、城市品牌进一步“出圈”、城市人气进一步高涨。
助力红色文旅“热”起来
南昌公安机关深刻把握英雄城市、省会南昌、千年豫章的政治、人文、历史地位,组建警旗队、警乐团,加强对红色地标、革命遗址的系统保护、安全监管及周边治理,助力红色资源“活”起来、红色文旅“热”起来。
南昌公安机关靠前推进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工作,加强对滕王阁、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等重点部位安保全域全景动态管控,会同属地做好历史建筑、名人故居、风貌街区、传统村落、非遗民俗等保护治理。
立足发展实际,南昌市公安机关系统打造区域性、网格化、立体式大型活动安保模式,推行应急处置现场“拍板人”制度,创新“网上提前引流、远端多向分流、近端分段控流、站内单向导流”等22项亮点举措和技战法,有力确保了300余场大型活动万无一失。
推行新型警务运行模式
紧扣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发展方向,南昌市公安机关构建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巩固深化社会治安防控示范城市创建成果。
聚焦城市地标、文旅热门点位、各大商圈,南昌公安机关科学布设23个智慧街面警务站、239个移动勤务车组、300余辆武装巡逻车,日均出动巡逻警力2200余人次,安排27个警航战斗小组常态化低空巡查;组建50支社区“洪城义警”联创队伍,推广“十户联防”“十铺联防”“十企联防”等群防模式,最大限度让警力“巡”起来、防控“严”起来、震慑“强”起来;建立36支反诈宣传队、188个党员先锋岗,全面嵌入夜市商圈、旅游景点、车站广场、“网红”打卡地,广泛开展反诈宣传、现场直播、便民服务。
针对节假日、旅游旺季、举办大型活动期间人流量车流量骤增的情况,南昌公安机关精准研判市民游客出行需求,发布出行指南,围绕热点区域“一点一策”制定交通疏导方案,创新递进解封、区域“波次放行”等“轻量化”交通管控模式,系统施策,化“人海车潮”为“涓涓细流”。
实施“民意警务”
城市有“温度”,发展有“热度”。2024年,南昌公安机关深入实施“民意警务”,针对年轻群体“特种兵式”旅游新特点,在秋水广场站、滕王阁站等10个客流量相对较大的地铁站点设立“阳光寄存”服务点,提供安全、便捷、免费的行李寄存服务,引发全网热议、点赞。聚焦人员走失、物品遗失等情况,他们开通寻人找物“绿色通道”,寻人2000余次、寻物2.8万余件。其中,600余张证件是在外地游客离开后帮其找到的,南昌警方坚持服务到底,为游客“包邮到家”。
为进一步提高市民游客的满意度,南昌公安机关持续优化涉旅纠纷化解机制,会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市场监管、文旅等部门及企业单位,构建“前端民警快处、中端多元化解、末端诉调对接”联动化解机制。针对各类涉旅侵财及治安案件,南昌警方狠抓“小案快破”,以集约用警、集成手段、合成作战抢抓破案“黄金期”,确保快接快处、快查快办。去年,南昌市公安机关通过破小案,为游客挽回损失28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