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京港澳高速窦店公安检查站:
以忠诚之盾守好北京西南大门
检查站民警开展查验工作。朱公允摄
作为西南地区进京的第一站,北京市公安局房山分局京港澳高速窦店公安检查站承担着打击犯罪、防范风险、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自2015年8月建站以来,从最初的2条安检车道,到现在10条车道,日均通行2.5万辆车、6.2万人次,全站民警坚持当好“螺丝钉”、站好“钉子岗”,24小时坚守外围防线,全力确保首都北京安全稳定。
翻开窦店公安检查站的荣誉簿: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3次,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2022年5月获评“全国模范公安单位”。
今年53岁的张库,现任房山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队政委,曾长期担任窦店公安检查站站长,见证了窦店公安检查站光荣的奋斗历程。“建站以来,我们严格规范执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查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4000余名,各类违禁品1.2万余件,毒品7000余克。我们把检查站建成温暖的家,开通绿色通道护送幼童快速就医、帮助临产孕妇快速通行,救助走失老人安全回家,累计收到群众锦旗200余面,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张库说,“我们以忠诚之盾,守西南大门,保群众出行,护北京平安!”
一年来,窦店公安检查站全体民警坚持“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标准和“细致、精致、极致”作风,落实“精准、精细、精心”要求,坚决把各类风险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窦店公安检查站始终把既保安全又保畅通作为工作目标,在区域警务联勤联动方面,与河北涿州公安建立“京警入冀”“手递手”联勤查控机制;在智慧警务保障支撑方面,创新“查控作业最大化、引导分流前端化、警力投放科学化、宣传提示温馨化、处置流程规范化”措施;在实战练兵提升能力方面,创新“教、训、练、战”模式,出台“查控工作规范指引”和教学视频片,岗位协同与单警处置能力均大幅提升。
窦店公安检查站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心系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救助爆胎、车辆故障、急病就医等218人次,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宗旨;始终坚持主动担当、服务大局,33次开通绿色通道,保供1.6万余辆应急、民生物资车辆快检快查快速通过,为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安力量。
过去的一年,窦店公安检查站交出了查控“零遗漏”、工作“零失误”、服务“零缺位”的成绩单,以实际行动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验。
(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记者唐娜、通讯员马威)
厦门莲前派出所:
干好平凡事 温暖群众心
辖区群众为民警点赞。(福建省公安厅供图)
“派出所工作虽然很平凡琐碎,但一头连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穿上这身警服,我们就要始终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干好平凡小事、温暖万千民心!”日前,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莲前派出所所长韩江海的话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走进莲前派出所,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一面巨大的荣誉墙。荣誉墙的左侧顶端,是熠熠生辉的“全国模范公安单位”奖牌,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等奖牌依次排列。
“我们把荣誉奖牌悬挂在派出所大院最显眼的位置,就是要向每一位来所里办事的群众表达我们夺红旗、创品牌、守荣誉的坚定决心,让他们时时刻刻感觉到最贴心的服务、最平安的守护。”韩江海介绍,这也是时刻提醒派出所每一名民警辅警,以全国模范为根本标准,用荣誉之光照亮新的赶考之路。
“这些成绩、荣誉固然值得骄傲,但我们心中最在乎的成绩是群众的安宁,眼里最高的荣誉是群众的夸赞。”顺着韩江海的介绍,我们的视线转向紧邻荣誉墙的一座莲花雕塑。
韩江海介绍,这座雕塑是辖区群众根据派出所名字中的“莲”字设计的,它不仅是莲前的“莲”,清正廉洁的“廉”,更是警民心连心、一条心的标志。
一年来,莲前派出所不断夯实“派出所主防”的职能定位,不断延伸警务服务工作触角,在社区、便利店布设涵盖284项警务、政务服务的e政务自助终端,落实15分钟便民服务圈;同时,在台胞聚集区设立台胞服务站,开展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倾情服务台胞台企。
一年来,莲前派出所不断巩固“两队一室”改革示范先行优势,通过做专综合指挥室的勤务调度、研判支撑功能,精准牵引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打防一体、协同作战,最大限度把警力摆上路面,在商圈、景区设立街面警务站、警务室,就近就地接受群众的报警求助,让群众出门就能看到警察常在、警灯常亮。
近段时间以来,莲前派出所通过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断深化近邻讲堂、指尖课堂等特色教育阵地,通过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进警营交流、走进去举办英模事迹巡回报告会等举措,把党的创新理论学深学透、把公安英模精神讲好讲足。
“始终坚持爱民的传承、为民的创新,奋力书写人民满意的新时代答卷。”韩江海道出了莲前派出所民警的心声。
(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通讯员万里)
杨文卿:用心当好“反诈人” 守护群众“钱袋子”
杨文卿工作照。(上海市公安局供图)
“我们希望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平安指数’。愿天下无诈、万家安宁!”日前,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刑侦支队九队队长杨文卿向记者表示。
首创全链条闭环打击模式、侦破直播平台系列诈骗案;率先提炼出针对电诈犯罪的新型技战法,被公安部在全国推广应用……投身反诈工作13年来,杨文卿始终战斗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最前沿,并入选公安部、上海市反诈专家库。2022年5月,杨文卿获评“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
“让百姓少一点损失,多一份安心。”这是杨文卿自从警之初就在心底埋下的愿望,也是他一直以来践行的承诺。
2020年5月,一起涉案金额达5000余万元的虚假投资平台诈骗案交到杨文卿手上。他没有一味追求“快侦快破”,而是像剥洋葱一样一步步把整个犯罪链条“剥”开来,最大限度地扩线扩人,逐步厘清犯罪团伙架构脉络的“全貌”;也没有只关注“抓现行”,而是侧重在查扣涉案电脑、固定电子证据、实现人赃并获上下功夫。
该案是全市首次对投资理财平台诈骗案在犯罪集团各层级的全链条打击,为同行提供了范例。
杨文卿不仅在侦查办案时“领先”,还为分局反诈队伍建设全程“领跑”。
2019年,浦东分局反诈专业大队成立之初,一切都没有先例可循,运行机制、组织架构、办案模式全靠自己摸索。拟定规章制度和运作流程,上传下达沟通各方,教导新人传授经验……杨文卿靠着一股拼劲和韧劲打开了工作局面。2020年,浦东分局反诈专业大队升级成为全市各分局中的首个反诈打击专班。
杨文卿和他的团队永远都在与诈骗分子“赛跑”的路上。2023年,上海实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既遂数连续四年下降,有力遏制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案势头。
善打硬仗,绝非一日之功。同事们笑称杨文卿的“大脑”是“电脑”,总能从海量数据中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蛛丝马迹,让陷入僵局的案件柳暗花明。
而杨文卿知道,他的好记性,是一本接一本、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堆砌出来的;他敏锐的洞察力,是无数个不眠之夜殚精竭虑打磨出来的;他缜密的技战法,是对每一起案件的经常复盘总结提炼出来的。
正是凭着这份执着与热忱,杨文卿攻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侦破的案件,多次为受害人挽回经济损失。三年来,杨文卿和他的团队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3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000余名,为群众避免损失2亿余元。
有一位八旬孤寡老人被骗,辛辛苦苦攒下的养老钱全都转给了诈骗团伙。杨文卿连夜指导办案民警拉银行清单,追踪每一笔钱款去向,倒查每一笔转账的路径。两天下来,他只睡了一个小时,最终为老人追回了大部分养老钱。
今年以来,上海市反诈中心通过“智能+人工”模式,已实现日均短信提示22.3万余人次、电话提醒1.7万余人次、派警见面1200余人次的联动劝阻能力,累计间接避损超30亿元。
当被问起最有荣誉感、成就感的时刻,杨文卿欣慰地说:“每当为群众挽回损失后,看到群众的笑容,就是对我最好的褒奖!”
(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记者徐葳)
黄远波:默默坚守无私奉献 确保路畅人安
黄远波在指挥交通。(湖北省公安厅供图)
“降了!辖区交通事故总量下降62%,亡人事故总量下降45%。”近日,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湖北省广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武胜关中队中队长黄远波看着一年来的交通事故分析报表,舒了口气。
黄远波扎根一线,坚守初心,全力做好保稳定、保畅通、保安全、保发展各项工作,确保了107国道广水段42.3公里国道上交通事故逐年下降,取得了连续24年无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无长时间长距离交通堵塞的好成绩。
107国道湖北省广水段地形复杂、坡陡弯急,道路两侧有百余个平交路口,一些摩托车、农用三轮车、电动车不按交通规定行驶,横穿马路,经常与国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黄远波和战友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减量控大”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黄远波带队深入到农村巡查,一条线路一条线路跑,一个路口一个路口看,排查安全隐患143处。针对多处路口减速带破损,复杂路段警示桩、提示牌没有安装到位等情况,黄远波主动向上级报告,争取支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各平交路口加装了爆闪灯、警示桩、提示牌,更换了减振带。
山峦交错、群峰环绕的武胜关脚下,有万亩茶园。采茶高峰期,几百人的采茶大军骑着摩托车、电动车进山采茶,不戴头盔、农用车非法载人等现象比较突出。为了从源头上减少风险,预防农村交通事故,黄远波决定加强排隐患、纠违法、抓宣传等工作。
今年3月,黄远波带队守路口、到田头、进茶场,向茶农及农户发放宣传单、讲解典型事故案例,面对面地宣讲交通法规。他跑遍了64个村组,和同事们发放宣传资料4.5万余份,纠正交通违法1800余人次。
通过多方位、面对面的深入宣传,村民们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增强,90%的人自觉戴上了头盔,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为有效预防农村交通事故,黄远波还对辖区大客车、货车、危险物品运输车等重点车辆进行严管,对3.1万余辆农村地区摩托车、电动车、三轮车等车辆严重违法行为进行严查严处,减少道路安全隐患。
“我们只有时刻想着群众,办好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小事,才能赢得群众信任、理解和支持。”黄远波始终以人民满意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成为辖区群众心中最信任的人。
65岁的孙明东患有直肠癌,生活困难,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2022年7月,黄远波得知孙明东的情况后,主动与其结对帮扶,自掏腰包买来油米面等生活用品,还送去慰问金。当发现孙明东家门前道路损坏严重、出行不便后,黄远波立即联系当地路政部门,积极协调沟通,在路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损坏的道路被修复。一次次诚挚的关怀,让孙明东备受感动,又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黄远波把青春和汗水无私地挥洒在107国道线上,奉献给了公安交管事业,将事故多发的危险地段变成了畅通的“平安道”。
(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记者黄海波、通讯员马艳、朱胜国)
贺丽远:“事关群众安危,一秒都不能耽误”
贺丽远(左一)讲授“搜排爆”技术。(昆明市公安局供图)
“销毁成功!”伴随着一声巨响,一颗炮弹化为灰烬,一切归于平安无声。5月的春城夜晚,凉爽宜人,但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副支队长贺丽远和同事却累得满头大汗,从勘探现场、制定方案,到成功转移销毁炸弹,他们分秒必争,不敢有丝毫懈怠。
“我在田里干活的时候,把它挖出来了。”5月17日下午6点,昆明市经开区一位村民在地里挖出一枚炮弹。接警后,贺丽远立即组织精干排爆力量赶赴现场。
这颗炸弹有30公分长,碗口直径大小,通体红锈,引信完好。凭着多年经验,贺丽远意识到,这样的炮弹危险性很大,引信受到轻微碰撞和挤压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周边是民居村舍,路上车马如织,“现场情况复杂,必须马上转移。”贺丽远一边带着战友转移炸弹,一边制定销毁方案,最终炸弹被成功销毁。
“人民警察来自人民,排爆警察就是要为守护人民而战。”这是全国“公安楷模”、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贺丽远25年来不变的坚守。
“事关群众安危,一秒都不能耽误。”贺丽远深知,未知的爆炸意味着不可预计的风险,排爆手要做的,就是将风险降到最低。他成功拆除过首例水银爆炸装置;倒计时只剩600秒,他从容不迫准确剪断引线;犯罪嫌疑人持弹扬言自杀,他顶住重压成功劝阻……25年排爆生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一使命,已深深印刻在贺丽远心中。
贺丽远带头拟定了《昆明市公安局防爆安检工作规范》,推动建立防爆安检信息库和3000余人的专业人才信息库,推进各级防爆安检力量职责结合、分级负责、力量融合,做精专业排爆攻坚力量,解决排爆攻坚难题。
在贺丽远和同事的努力下,昆明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防爆安检大队已建设成为云南公安机关防纵火爆炸最小作战单元实战化训练示范点,并组织构建了全市“安检任务分层负责、涉爆现场二级处置”的防爆安检工作模式。
科技兴警,立足实战。在贺丽远的带领下,治安管理支队深入实践警用无人机全警实战化,“春城空警”在案件侦破、嫌疑人追捕、应急处突、反诈宣传、警卫安保等任务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截至目前,利用警用无人机参与案事件侦破处置136起,参与低空安保工作300余起。
贺丽远立足主责主业,不断夯实各项基础工作,全面提升社会治安管理能力和服务管理水平。今年一季度,他带领治安管理支队在全市召开287次保安队伍参与社会治安防范动员会,发动2037家保安从业单位、3.2万余名保安从业人员参与社会治安防范工作,排查化解565起治安安全隐患。同时,组织开展全市保安服务市场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检查保安服务公司107家、服务网点534个。
(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记者马燕、通讯员鹿晋芸、凌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