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玲(右)与同事梳理案件线索。(朔州市公安局供图)
个人简介:高玲,女,汉族,45岁,中共党员,现任山西省朔州市公安局朔城分局指挥中心负责人、信访室主任,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荣获个人嘉奖8次,2024年获评山西省先进工作者,2025年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
“您好,这里是110。”5月6日7时50分,喧嚣的城市已苏醒,山西省朔州市公安局朔城分局指挥中心里,急促的敲击键盘声、通话声此起彼伏。朔城分局指挥中心负责人、信访室主任高玲已经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从警28年,高玲把这句话做到了极致。她先后从事派出所、法制、信访、情报指挥等工作,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和深厚的为民情怀,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荣获个人嘉奖8次,2024年获评山西省先进工作者,2025年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
主动作为——攻坚破局护平安
“洗车店老板好像‘跑路’了,钱还能追回来吗?”今年3月初,朔城分局指挥中心连续接到几起警情,称在辖区某洗车店办卡,但洗车时发现店铺关门了。
高玲敏锐地意识到,事情可能并不简单。她梳理报警信息,联系属地派出所和刑侦、经侦等部门进行分析研判,最终找到了洗车店老板。原来,洗车店老板因经营不善,想要暂时歇业。据调查,在店里办理洗车卡的超1000人,人员数量多、情况复杂。高玲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及时协调解决了矛盾。
“我们通过优化指挥调度流程,强化与一线警力的信息沟通,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置环节,提高了应急处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2023年年底,高玲兼任朔城分局指挥中心负责人后,制定了数十种警情统计研判分析模型,推出了警情研判月报,对六大类常见警情进行综合分析,对辖区警情分布、发案形势进行分析研判,为分局工作决策提供了依据。
法情相融——春风化雨解纷争
“我一定尽力为您解决。”2022年9月,高玲在工作时接待了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妻,二人反映借款纠纷问题时情绪比较激动。3个多小时的接待中,高玲用尽平时所学法律知识也未得到他们的理解。她一直将此事放在心上,分别向老人户籍地、居住地有关部门了解其与他人的借款纠纷具体情况。很快,她获悉,因款项数目有争议,此纠纷多年来一直难以解决。了解到问题症结,高玲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多次努力,最终促使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群众不懂法或因情绪不信法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高玲将法律条文常置桌面,现场为群众普法,同时加强民警教育培训,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为目标,狠抓执法长效机制建设,争取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工作中,高玲积极学习法律知识,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从派出所法制员到法制大队指导员,她秉持初心,审核案件5000余件,做到“零投诉”“零失误”。
精准施策——排忧解难践忠诚
2023年7月,一名女子情绪激动地找到高玲。高玲给这名女子倒了杯热水,让她坐下来好好说,自己则认真听对方倾诉。经过耐心的交流,女子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放下防备心说起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女子的父亲捡回废纸放置在所居住的楼门口,之后被物业清理。误认为废纸被人偷走的女子报警要求处理。高玲弄清楚来龙去脉后,跟女子分析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耐心细致地从法理、情理角度给予解释,女子终于理解了物业的做法。
“群众有时是感觉受了气才来找民警的,我们就是要处理好问题。”20多年的派出所工作经历积淀了高玲的细心、耐心、爱心。在朔城分局信访室工作期间,她经常放弃节假日,起早贪黑,奔走在乡镇街道、社区村庄,多渠道了解群众诉求,适时开展问题集中攻坚处理。
“接警执法在前端,法制工作在中间,信访工作在后端。我们通过‘事前源头盯’‘事中全程盯’‘事后重点盯’,确保所有接入警情在110接警平台流转。”从事信访工作以来,高玲用真心、热心、耐心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核查信访举报件340余件,督促受立案70余次,参与化解信访案件167起,初信初访群众满意率和结案率达100%,有力助推朔城分局源头治理、规范执法和信访工作法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