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公安部下发通知,部署组织重点地方公安机关开展“昆仑—2025”专项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环食药和知识产权领域突出犯罪,全力保障民生安全、守护美丽中国、服务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始终聚焦人民群众在环食药和知识产权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把打击锋芒对准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突出犯罪,打掉了一批犯罪团伙,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为“昆仑—2025”专项工作积累了经验。今日关注安徽合肥、江西九江、甘肃兰州三地公安机关实践举措。
合肥:“三重保护”筑牢知识产权防线
近日,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民警辅警在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场馆内巡逻。张业昕 摄
记者:张振雷 王娅飞 通讯员:汪佳影
科学岛上的“人造太阳”指引着核聚变能源开发利用的方向,面向全球开放的“祖冲之号”量子计算云平台揭开量子神秘面纱……近年来,安徽合肥多次跻身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前十,“科创”名片越发亮眼。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合肥市公安局通过主动警务、联合执法、数据赋能“三重保护”,全方位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这座创新之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2023年以来,合肥市公安局食药环知森支队连续两年获评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上市企业,拥有多项核心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该公司时常会面临知识产权保护困境。如何寻求帮助、解决问题?该公司找到了“老朋友”——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支招。2023年9月以来,高新分局主动与该公司开展警企共建活动,聚焦知识产权保护、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等方面,建立日常联系、会商办理、快速受案等机制,为企业点对点提供法律服务,解决了许多难题。
近年来,合肥市公安局持续优化涉企工作机制,推行服务企业发展若干措施,指导各县区公安机关设立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警务联络室,推动全市109个公安派出所同步设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络员,专门受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诉求。
同时,合肥市公安局聚焦具有科创特色的“专精特新”“独角兽”企业,在全市183家企业“一对一”设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络员,在重点企业(园区)建立6家商业秘密协同保护指导站,与76家重点企业签订警企合作协议,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企业主动防范和依法维权能力。
“荃优822”稻种是安徽某种业公司科研团队历经8年研发出来的新品种杂交稻种,研发过程中使用的稻种母本培育技术和遗传信息为公司核心秘密。2022年4月,该种业公司制种合作方邓某等人违反保密协议,私自截留稻种并非法组织种植,将产出的稻种交由另一家公司更换品牌包装后销售牟利。市场监管部门接到举报线索后,随即商请公安机关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成功将此案侦破。
“办好知识产权案件,需要公安机关与市场监管、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协作配合。”合肥市公安局食药环知森支队二大队大队长吴晓峰说。为凝聚合力,合肥市公安局联合检察、市场监管、文旅等16个部门,成立市级食药环知联合执法中心,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机制,制定线索通报、联合执法等14个协作机制,有效打通数据获取、材料调取、检验鉴定、案件查询等渠道。
面对知识产权侵权手段日益网络化、隐蔽化的挑战,2023年以来,合肥市公安局食药环知森支队在全局范围内遴选科技精兵,深度应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线索的智能挖掘和风险预警,为侦查办案提供精准指导。
2024年11月,合肥市公安局根据系统分析提示,发现一起假冒品牌汽车配件案件线索,最终成功捣毁犯罪窝点2处,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查获假冒品牌汽车配件2700余件,涉案金额达5000余万元。
合肥市公安机关协调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单位,通过一次打包、定期推送等方式,分阶段对数据进行分类归集、分析研判、动态管理,依托汇聚的案例与数据开展调查研究,形成《合肥市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等调研报告,指导侦查办案,有力提升了工作效率。
兰州:精准打击民生领域违法犯罪
近日,兰州市公安局民警辅警清点假劣商品。张军扬 摄
记者:闫振宙 通讯员:刘胜男 蔺治国
近日,一场以“严惩侵权 净化市场”为主题的侵权假劣商品集中销毁活动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活动现场,700余瓶仿冒品牌白酒、4700余桶假冒消毒液等1.6万件侵权假劣商品被集中销毁。
这是兰州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违法犯罪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兰州市公安机关严打民生领域违法犯罪,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推行生态警务,守护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兰州公安机关重点针对食品药品、汽车配件、日化用品等民生领域违法犯罪实施精准打击,今年共立案侦办侵权假冒犯罪案件15起,涉案总值达1560万元,形成了对制假售假违法犯罪的高压震慑态势,有力维护了民生安全。
兰州公安机关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药品领域犯罪问题,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线索摸排,深入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今年以来,他们已立案侦办制售伪劣肉制品案件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打掉生产销售伪劣肉制品犯罪窝点1个,查扣伪劣牛肉103箱,涉案金额21万元。
去年12月,兰州市公安局安宁分局接到辖区群众报警,称其服用网购的“瘦身咖啡”后出现心悸、呕吐等症状。接到报警后,民警迅速展开侦查。经检测,该咖啡含有禁用成分。民警迅速抓获犯罪嫌疑人刘某。经进一步侦查,民警锁定了一个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团伙。经循线追踪,今年2月,兰州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一起横跨多个省市、涉案金额1500余万元的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6名,查获违禁产品13万余袋。
黄河干流兰州段全长150.7公里,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兰州市公安局治安、森林等警种部门立足职能定位,全面推行生态警务和旅游警务,全力守护黄河安澜。
兰州公安机关在推进林长制、河湖长制的基础上,联合检察、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采矿、污染环境、非法捕捞等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今年以来,兰州公安机关共侦办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件16起。
“我们加大对黄河沿岸的巡查力度,坚决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全力守护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兰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大队长谢鹏东介绍,针对黄河已进入禁渔期的实际情况,兰州公安机关组织警力深入重点地区、场所,不断加大线索排查与案件侦办力度,守护生态安全。
近日,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接到一条线索,称南滨河路黄河沿线有人使用电鱼设备非法捕鱼。民警通过侦查迅速锁定并抓获犯罪嫌疑人,查明该团伙多次携带电鱼设备等工具,在禁渔期非法捕捞的作案事实。
九江:守好“一江清水、一脉青山、一域民生”
近日,“一江三省四警”长江联合执法队在长江九江段水域巡逻。黄鑫 摄
记者:曾芳洲 万泉君
初夏的鄱阳湖烟波浩渺,白鹤振翅掠过湖面,江豚逐浪腾跃于长江九江段。江西九江,这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名城,拥有“一山独耸、二水合流”的山水格局,森林覆盖率达57.23%。
近年来,九江市公安局以守护“一江清水、一脉青山、一域民生”为己任,创新生态警务运行模式,聚焦长江大保护、森林大防护、环境大治理,打出科技赋能、机制革新、全民共治“组合拳”,全力守护生态环境安全。
“江面有可疑船只。”2月26日10时许,九江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接到无人机巡查预警,“一江三省四警”长江联合执法队会同水利、海事等部门出动执法队员10余名,分乘两艘高速巡逻艇出击,对一艘涉嫌非法采砂的运砂船进行围捕,查获非法江砂3000余吨。
近年来,九江市积极推动九江市公安局与长江航运公安局九江分局、湖北省黄冈市公安局、安徽省安庆市公安局共同打造“一江三省四警”长江联合执勤模式,构建长江水域协调指挥、联合履职、资源共享的警务合作机制。
如今,“一江三省四警”联合执法队24小时屯警水面,在长江152公里岸线布建智能监控,形成“水陆空”立体防控网。今年以来,全市涉砂类警情同比下降45.45%。
清晨的庐山云雾缭绕,庐山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民警刘希操控着无人机掠过林海上空,画面实时传回指挥中心。突然,系统发出警报,一处密林中疑似有人非法架设捕猎装置。民警迅速联合林业执法人员赶赴现场,精准定位并拆除捕猎装置,成功阻止一起盗猎行为。
这种“水陆空”一体化巡查模式,正是九江公安构建森林资源保护新格局的缩影。去年以来,九江市公安局打破部门壁垒,推动森林保护从单一执法向多元共治转型。
九江市公安局深化“林长+警长”协作机制,联合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成立跨区域执法专班,严打非法采伐、盗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涉林刑事案件68起,打掉跨省犯罪团伙1个;落实落细“公安提示函”制度,针对林区企业、农户违规用火等问题,联合行政部门发放风险预警函26份,督促整改隐患88处。
5月2日,永修县公安局水上派出所民警通过无人机巡查,发现多名摄影爱好者在保护区违规操控无人机进行拍摄,当即启动反制装置迫降7架“黑飞”设备。
“无人机噪音会导致候鸟迁徙路线偏离。”水上派出所所长汪奇介绍,目前,当地已增设15块禁飞警示牌,并与摄影协会签订承诺书,建立200余份无人机使用台账,从源头上规范拍摄候鸟行为。
永修县创新保护站、公安、医院三方联勤机制,成立候鸟救助中心,今年已救治放归8只受伤候鸟。共青城市构建了智能监测体系,实时识别盗猎等行为。
如今在鄱阳湖湿地,“九江志警”与志愿者组成巡防生力军。今年以来,他们已累计拆除非法网具368副,发放普法手册1.2万份。“生态好了,游客多了,咱的饭碗更稳了!”村民徐大伯对警民共治带来的新变化由衷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