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哥,你先睡吧。我再整理一下卷宗,结合这几天的取证材料,列出下一步的调查提纲。”
6月8日23时30分,河南省太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常营中队中队长王振边整理案件卷宗,边轻声对同屋的战友郝永昊说。
谁能想到,这情景竟定格成为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幕。
6月9日凌晨2时51分,在外地连续出差办案的第8天,王振因突发心脏病,不幸因公牺牲,年仅35岁。
王振2011年7月参加公安工作,长期奋战在刑侦、交警执法执勤一线,侦破各类刑事案件870余起,参与侦办重大刑事案件15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30余名,处理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500余起,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忙碌不停的奔跑者
6月2日,肩负专案侦查使命的王振一行5人,赶赴湖南长沙、岳阳和江西九江等地调查取证,短短几天辗转3000多公里。
6月8日下午,他们抵达九江市彭泽县。刚安顿好,顾不上吃饭,王振就联系关键调查对象高某前来接受询问。
因为工作认真细致,王振在团队中负责梳理材料、整理卷宗的任务。当同事们询问完,他的工作才真正开始。
6月9日凌晨2时,一声沉闷的“扑通”声惊醒了郝永昊——王振倒在了地板上。郝永昊和闻讯赶来的同事立刻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2时51分,虽经医院全力抢救,王振还是永远停止了呼吸。
“我们5人中王振最年轻。搬运行李、驾车、询问当事人、整理材料、订餐等跑腿受累的活,他总是抢着干!”专案组组长、太康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教导员卢世权说,同事们常劝王振晚上少熬夜,可他总是为别人着想。
冲锋在前的守护者
6月8日21时许,太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中队负责人李孝宇收到了王振发来的微信:“出来一周了,想家了。孝哥,明天见!”没想到,这充满期待的话语,竟成了战友间最后的告别。
“总感觉王振还在我们身边忙着……”太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常营中队指导员南应开说着说着,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二三十岁,正是拼的时候,有啥活儿交给我!”从警14年来,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这句话王振常挂在嘴边。
得知王振牺牲的消息,太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中队民警郭耀辉痛惜不已。
2022年4月22日深夜,106国道太康县老冢镇路段发生一起亡人交通肇事逃逸案,案发现场线索极少,大家一筹莫展。“王振不信邪,反复勘查事故现场,寻找蛛丝马迹。”郭耀辉回忆。
“快起来,找到了,肇事车是一辆轻型货车!”凌晨6时许,王振猛地拍醒郭耀辉,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电脑上的监控录像。随后,王振通过电话对肇事者展开政策宣讲,最终成功劝其投案自首。
2011年到2016年,王振在太康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工作。忆起战友,太康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郭凯都是对王振的夸赞。
1990年6月16日,太康县杨庙乡某行政村发生一起恶性命案。主要犯罪嫌疑人霍某在案发后消失在茫茫人海,没有留下丝毫可供追踪的线索。
多年来,专案组民警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民警们对破获这起案件的执着从未改变。2013年6月初,太康警方抽调精干力量重新组成专案组对此案开展强力攻坚。
7月中旬,经过专案组主要成员王振、刘作仿、王飞的不懈努力,警方掌握了霍某的行踪。7月21日深夜,专案组对霍某实施抓捕。王振第一个冲进霍某的住处,和战友一起将企图持刀反抗的霍某成功抓获。完成抓捕工作后,王振才发现右手手臂被刀子划了一个口子,血流不止。
面对犯罪分子,王振毫不畏惧,冲锋在前。面对群众危难,他毫不犹豫,挺身而出。
2024年7月16日,太康县部分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中心城区谢安路与商贸路交叉口出现严重内涝,多辆汽车被困。接到指令后,王振第一时间带领常营中队民警辅警赶到现场,从齐腰深的积水中安全救出被困群众。
舍家为公的奋斗者
“宝贝,在家要听妈妈的话,过两天爸爸就回去啦,给你们带好吃的!”6月7日,王振结束与家人的视频通话,便开始收拾行李,继续转战湖南岳阳开展工作。
6月9日,王振的妻子赵丽莹得知噩耗后,当场昏倒在地。她始终不愿相信,那个说好要守护她一辈子的人,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她和年幼的孩子。
“等我忙完”“等下次”“过了这一段”“等有机会”……王振总说要带赵丽莹和孩子一起去旅游,但每次都因为工作而食言。
“儿子为国出力、为民献身,我为他骄傲!”提起儿子,王振的父亲、太康县公安局退休民警王昌永几度落泪。
“有一种拼搏叫奉献,哪怕用一生来追求;有一种信仰叫忠诚,哪怕以生命为代价。”这是王振写在工作笔记本扉页上的话,也是他14载从警生涯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