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省长春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锚定“把诉求当家事、把群众当亲人”的工作思路,深度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依托人员专业优势,将以往的“九龙治水、哪疼医哪”变为“攥指成拳、系统施治”,着力构建起环环相扣、衔接有序的基层治理“桥头堡”。
下好基层治理“先手棋”
朝阳区前进街道的华宇社区居住人口结构多元,业态丰富,烟火气十足,然而其背后是基层治理不得不面对的“三多”难题——矛盾纠纷多、安全隐患多、民生诉求多。
为破解治理困局,朝阳分局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为契机,推进“三进”工作:派出所所长进街道(乡镇)党政班子、社区民警进社区(村)“两委”、专职辅警进网格。这一机制打破了条块分割的壁垒,推动社区警务实现从“下社区”到“在社区”再到“融社区”的转变,居民们也更愿意向民警敞开心扉。
5月1日,华宇社区民警马远喆像往常一样在负责的楼栋间走访。刚走到单元门口,一股燃气味引起了他的警觉。经排查,气味儿可能源自4楼的彭某家。
“彭叔,我是社区民警小马,是不是家里燃气没关好?”“别管我,我就是想‘解脱’!”
“彭叔,生病了咱们好好治。家里有困难,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您先把门打开,咱爷儿俩好好聊聊。”马远喆一边劝说,一边联系老人的妻子、网格长和燃气公司工作人员。
或许是民警的真诚打动了老人,门开了。马远喆立即进屋开窗通风,第一时间关闭了燃气总阀门。危机虽然解除,但他没有离开,而是坐下来陪老人谈心,直到帮助老人解开心结。
截至目前,朝阳区已有近千名派出所所长、社区民警、专职辅警和警务助理完成了角色转变,持续为基层治理体系注入生机与活力。
绘好平安稳定“实景图”
“太感谢你们了,现在晚上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4月7日,家住朝阳区清和街道普庆社区的赵先生对前来回访的社区民警和调解员连连道谢。就在一周前,他家楼下的音乐大排档还让他深受噪声困扰。
“调解工作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强调全程负责、一管到底,确保每一起纠纷真正得到彻底解决。”朝阳分局户籍大队民警张宠说。
回访是矛盾纠纷化解闭环管理的关键一环。如今,在科技赋能下,闭环管理有了更坚实的支撑。朝阳区积极探索“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纵向贯通区、街道、社区,横向联通相关部门的信息系统。依托基层综治网格中心规范化建设,该平台集指挥调度、信息查询、督办反馈、考核监督和可视化管理等功能于一体,持续延伸智慧治理触角。
在日常矛盾调解实践中,朝阳区综治中心发挥“指挥中枢”作用,建立“中心牵头+三所联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派出所、司法所、签约律师事务所紧密配合,将法治思维贯穿矛盾化解、诉求回应全过程;专业部门和组织则凭借业务专长和身份灵活性优势,通过系统集成和协同联动,实现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有效应对城市化进程中复杂多变的治理挑战。
为构建全方位监督格局,朝阳公安机关全面推行公安分局副局长、治安大队大队长、派出所所长“三长”盯办机制,层层压实责任,确保矛盾纠纷“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今年以来,全区民警共妥善处置矛盾纠纷类警情660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