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满腔热情献给北庄村民
宁月辉走访辖区老人。
北庄村,是距离革命圣地西柏坡不远的一个山村,革命歌曲《团结就是力量》从这里唱响全国,这里也是我分包的村庄。
“作为一名党员民警,我一定要把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传承好、发扬好,用实实在在的平安回报辖区群众!”从2022年来到这里的第一天起,我就下定决心。
一直以来,西柏坡派出所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秉持“游客是亲人,群众是家人,我们是西柏坡人”的服务理念,积极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一村一警”工作机制,用心用情服务辖区群众和景区游客。
“小宁!我家里进贼了,丢了好多东西!”5月28日,北庄村一名独居老人找到我求助。“好几次了,小偷偷了我的钱、充电宝、棉被,还有一捆粉条,上个月偷了我2万元现金!”听着老人的描述,我感觉事情有些蹊跷,北庄村的治安一向很好,派出所民警和村干部也经常在村子里巡逻,并没有接到过任何类似的报警。
我和同事随即查看老人家门口的公共视频,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于是,我联系了老人家属以及村干部,了解到老人因为年纪大,记性不太好,经常找不到东西,还总以为是被人偷了。几天后,家属打来电话说钱找到了,老人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此后,我增加到老人家走访的频率,陪老人聊聊天,并嘱咐家属一定要多关心老人。
我们派出所制定了“一村一警”驻村“打卡日”制度,对矛盾调解、民意搜集、法治宣传等多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许多群众加我为微信好友,遇到什么问题、难题都愿意跟我说。
前几天,辖区群众因为施工问题产生纠纷,我和同事及时介入、耐心调解。最终,当事双方握手言和。“小宁啊,没想到你对村里的事这么上心。”群众的话语,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
讲述:宁月辉(河北省平山县公安局西柏坡派出所民警)
杨荣辉在中共一大会址执勤。
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每天都有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群众前来瞻仰。守护红色圣地,不仅是我的职责,更是我的光荣使命。
2024年10月31日清晨,我在安检口遇见了一名特殊的参观者。老人胸前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在晨光中闪闪发亮,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手帕擦拭着纪念章。
“需要我陪您参观吗?”我上前询问。老人转过身,眼含泪光地说:“同志,今天是我入党整整50周年的日子,我想回党的诞生地看看。”
我搀扶着老人走进中共一大纪念馆,听他讲述当年在边疆插队入党的故事。来到纪念馆宣誓大厅,老人突然停下脚步,面向党旗,一字一句地重温入党誓词。
那只布满斑点的手虽然微微颤抖,但宣读誓词的声音却铿锵有力。这一刻,半个世纪的信仰坚守如此真实可触。老人用他佝偻却坚定的身躯,向我诠释了什么叫做不忘初心。这种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党的无限忠诚,让我这名年轻党员受到极大震撼。
“警察叔叔,我能和你一起向国旗敬礼吗?”一个声音突然传来。我转身看见一名小男孩,他胸前的红领巾格外鲜艳。男孩告诉我,他从新疆乌鲁木齐过来,特意要求父母带他来中共一大会址。“老师说过,这里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方,特别神圣!”小男孩说。随后,我带着他庄严地面向国旗敬礼。
无数个日日夜夜,每天上岗前整理警容已经习惯成自然。我深知,站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每个动作都是誓言,每一分钟都是考验,每个细节都要用心对待。
104年栉风沐雨,变的是时光,不变的是初心。作为新时代的红色守护者,我将继续用忠诚与热爱,守护这份永恒的信仰。
讲述:杨荣辉(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新天地治安派出所民警)
吴小虎(左二)向游客宣讲安防知识。
茨坪派出所地处井冈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地带,这里每天游人如织,日均接待量超万人次。
“游客服务中心那边,游客和导游吵起来了!”6月14日10时,急促的声音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值班组跟我出发!”我带领值班民警辅警赶赴现场,只见一名导游瘫坐在路面上,数名游客情绪激动,将她团团围住。
我毫不犹豫地冲进人群,和同事耐心劝导众人、疏散人群,并将当事人带回派出所。陈述、辩解、沉默、叹息……复杂的情感在调解室交织碰撞,我们认真倾听各方诉求,剖析矛盾根源。
依托“井警有调”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我迅速牵头对接景区执法部门、导游协会等。在多方沟通与耐心调解下,游客和导游握手言和,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景区游客、导游、商户之间的摩擦、纠纷时有发生,如何让游客在井冈山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让群众安居乐业,成为我们派出所每名民警的“必修课”。
“奶奶,吴所长来了!”土岭村村民李奶奶的孙子欢快地朝我跑来。李奶奶闻声迎了出来,老人说:“哎呀,吴所长,这大热天的,还让你跑一趟。”我笑着朝她摆手说:“这不天热起来了嘛,来看看您和小家伙。”
李奶奶祖孙二人是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儿童,我拿出防溺水宣传资料,指着上面的图画和文字,逐字逐句念给祖孙二人听。“记住了,不能独自下水游泳,不能到陌生水域游泳。”我叮嘱道,他们听得格外专注,连连点头。
穿过岁月的烟尘,守在这片红土地,每一次处警、走访,都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这份守护的重量。在这片承载着革命历史与光荣传统的土地上,我和战友们将继续坚守,用忠诚与担当守护一方平安。
讲述:吴小虎(江西省井冈山市公安局茨坪派出所所长)
李汝希(中)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服务游客。
“警察同志,我手机丢了,里面存有很重要的资料!”5月19日,刘女士报警求助。接警后,我和同事立即赶到位于毛泽东广场旁的毛氏宗祠,发现刘女士正站在门口来回踱步。“手机是我刚买的,里面存有公司的重要合同,还有家人的重要资料。”她声音颤抖着说。“您先别急,慢慢说,我们一定尽力帮您找回手机。”我递给她一瓶矿泉水并安慰道。
进一步了解情况后,我们立即兵分两路,一路前往景区调取公共视频,一路在刘女士活动过的区域搜寻。在监控室,我们一帧一帧地查看视频,试图找到蛛丝马迹。最终发现刘女士在毛氏宗祠西侧的休息区长椅上接完电话后,将手机遗落在座椅上。约5分钟后,另外3名游客在长椅上休息。
在韶山市公安局大力支持下,我们很快锁定捡拾手机游客的身份信息。然而,游客来自广东,一时无法找到其联系方式。我随即联系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工作人员,找到游客的电话号码,但拨打电话无人接听。正在大家一筹莫展时,值班室同事传来消息,称有人捡到了一部手机,送到了派出所。经辨认,正是刘女士丢失的手机。“太感谢了!没想到还能找回来,你们真是群众的贴心人。”她激动地握着我们的手说。
这样的场景,在韶山冲派出所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今年以来,我们派出所帮助游客找回遗失物品270件,找回走失人员272名。每当看到群众的笑容,我们就更加坚定守护这片红色圣地的信念。
夜幕降临,毛泽东广场上的灯光依然明亮,就犹如我们守护这片红色圣地的初心,永远闪耀光芒。
讲述:李汝希(湖南省韶山市公安局韶山冲派出所民警)
任义(左一)和同事在辖区商铺开展安全检查。
6月10日15时,我刚化解完一起矛盾纠纷,正准备喝口水时,警务通电话又响了起来。“我们旅游团有名老人走丢了!”电话那头的女子带着哭腔说道,“他姓罗,穿一身蓝色的中山装,没有带手机,我们都找了2个多小时了还没找到……”
没有照片,不知道老人最后走丢的地方在哪里,只能赶紧找到报警人。挂断电话后,我立刻拉着同事就往警车方向跑。赶到遵义伟大转折剧场,我仔细向报警人盘女士询问相关细节,了解到罗某最后出现的位置是在旅游团的大巴车上,只有他一人没有去看剧目,谁也不知道他往哪个方向走了。
我们迅速调取公共视频,在盘女士辨认下找到了罗某活动轨迹。只见他独自在遵义宾馆公交车站坐了1个多小时,随后询问公交车引导员,乘坐公交车前往遵义市汇川区。此时,距离罗某上车已过去了1个多小时。
随后,在遵义市公安局汇川分局大力支持下,我们查到老人最后出现的地方在茅草铺客运站。我和同事又火速赶往茅草铺客运站,实地走访排查。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名群众看到罗某的照片对我说:“咦,这个人不是刚才向我问路的那个人吗?”原来,罗某曾向这名群众寻求帮助,询问哪里有前往贵阳的车。这名热心群众还将罗某推荐给了自己熟悉的司机,随后,罗某乘车前往贵阳。报警人盘女士猜测,罗某是贵阳人,应该是找不到同伴后想自己坐车回家。
得到消息,我第一时间联系司机,确认罗某就在他驾驶的车上后,协调在贵阳的旅游团工作人员,让其到贵阳北站接老人。最终,我在工作人员发来的视频中确认罗某已被安全送回家中,这才放下心来。
6月19日,我们收到了罗某家属送来的锦旗。我开心地笑了,骄傲与自豪溢于言表。
讲述:任义(贵州省遵义市公安局红花岗分局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民警)
张仓林在杨家岭革命旧址解答游客咨询。
16年前,我带着荣耀与责任来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的杨家岭革命旧址。16年来,无论春夏秋冬,我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守护革命旧址和服务游客的工作中,兢兢业业,无怨无悔。
今年“五一”假期,杨家岭革命旧址的游客比往常更多了。5月2日,正在巡逻的我突然听到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循声赶去,发现一名老人瘫坐在台阶上,老人脸色苍白、额头直冒冷汗,身边的家人也急得直掉眼泪。
我迅速疏散围观群众,确保空气流通,同时第一时间联系景区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在等待医护人员的过程中,我轻声安抚老人情绪,根据老人声音微弱的情况,判断其可能是低血糖发作。我赶紧跑到附近便利店,买来糖果喂老人吃下。十几分钟后,老人逐渐恢复了意识,拉着我的手不停地道谢。把老人送上救护车时,老人的家属非要把包里携带的水果送给我表示感谢,我婉言谢绝。
刚解决完这件突发事件,对讲机里又传来同事急切的声音。原来,一名游客与朋友参观完延安革命纪念馆行至杨家岭革命旧址时,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钱包里装有现金、身份证,以及当天准备返程的火车票,当时距离这名游客参观完纪念馆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我和同事第一时间安抚游客情绪,同时详细询问游客游览路线点,迅速展开查找工作。我们沿着游客的足迹展开地毯式搜寻,终于在一处隐蔽角落,找到了游客丢失的钱包。目送游客踏上返程的列车,我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下来。
作为一名党员民警,扎根在这片浸染着革命先辈热血的红色圣地,用脚步丈量平安,用坚守筑牢安全防线,守护好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游客,便是我践行入党誓词最生动的实践。
讲述:张仓林(陕西省延安市公安局宝塔分局宝塔派出所民警)
整理:记者 谢岗 通讯员 李心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