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由公安部定点帮扶办指导,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公安局共同主办,兴仁市公安局、教育局联合承办的“一鹭黔行向未来”厦门公安文化帮扶志愿行活动在黔西南州启动。
一场文化交流开启山和海的对话
活动在厦门市公安局带来的歌舞《爱我中华》中拉开序幕。台下,厦门公安青年民警合唱团成员拉着兴仁六中同学们的手一起跳舞、与观众互动,瞬间点燃全场。
“山啊,不能阻挡;海啊,终会重逢;因为我看见,笑脸在风中浮现。”厦门市公安局民警和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老师带来的情景舞蹈《山海》,为现场观众呈现一幅跨越山海、连接两地的美丽画卷,也让现场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厦门公安与黔西南州之间深厚的情谊。
厦门公安“舞动警营”舞蹈团、厦门公安青年民警合唱团是近年来厦门市公安局打造的两支文艺团队。他们此次带来的舞蹈《团圆》、合唱《我相信》曾经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舞蹈《团圆》曾在第十五届福建音乐舞蹈节上获得金奖,在大大小小的舞台上演出不下20次。尽管这样,来黔西南州前舞蹈团还在加紧排练。
“没想到奋战在一线的民警辅警能用业余时间排出这样高水准的节目,从节目里我们能感受到这支队伍背后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观看演出的观众说。
身着华丽民族服饰的兴仁六中同学们带来一支喜庆热情的苗族舞蹈,诠释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饱含对观众的祝福。
来自厦门的知名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带来原创歌曲《海上花园》,透过歌声,半城春色半城花的海上之城厦门好像就浮现在所有人眼前。随着大屏幕画面切换,从黔西南的山水到厦门的沙滩、海岸,跨越山海、时空交错,一下拉近了两地间的距离。
一间艺术课堂汇聚心灵交汇的舞台
厦门市公安局定点帮扶黔西南州两年多来,创新建立涵盖资金、教育、产业、劳务、消费、警务等领域的立体式帮扶模式。今年以来,厦门市公安局提出“文化帮扶”理念,借助厦门“音乐之岛、艺术之城”的独特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挖掘两地公安机关警营文化资源,推动两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黔西南州的文化、教育、体育等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7月8日上午,由厦门市公安局发出倡议,福建吴孟超科技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30万元建设的“鹭警”音乐舞蹈教室在兴仁六中揭牌并正式投入使用。在“鹭警”音乐舞蹈教室的第一堂体验课上,孩子们显得特别认真,也特别兴奋。厦门市公安局民警章美德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声乐课,教他们用专业的方法调节气息,让歌声更有穿透力。兴仁六中学生邓灵听得特别认真,她说:“第一次来这个音乐舞蹈教室,接触到全新的环境,感觉很不一样,这边环境比较安静,更能专注于练习声乐。”
看着开心的孩子们,兴仁六中校长感触颇深:“音乐舞蹈教室的建成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孩子们的艺术能力,为孩子未来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文化帮扶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此次志愿行活动,安踏集团为黔西南州兴仁市、普安县的小朋友捐赠了价值415万元的运动装备、书包和体育设施;大博医疗慈善基金会热心捐赠25万元,用于普安县江西坡民族中学“鹭警”音乐舞蹈教室建设和音乐设施采购。
本次志愿行活动还正式启动“鹭警”艺术教室师资班,由厦门市实验小学、第六中学、厦门艺校等学校艺术教育名师组成的“鹭警”艺术教育师资团,通过开设合唱编排、舞蹈表演、朗诵主持等培训课程,帮助黔西南州进一步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艺术教育,推动当地艺术教育普及提高。
动听的音乐飘出教室、飘出大山,厦门公安在这里撒下的种子,未来一定会开出灿烂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