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各项任务的落实工作即将展开。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各地公安机关在公安部统一部署下,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推出一批批暖心、贴心的公安改革举措,解决了一大批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日,浙江省浦江县公安局“流动户籍室”前往郑宅镇前店村上门为群众办证。民警现场为村民拍摄照片、采集指纹,同时向村民宣传“跨省通办”“一网通办”等户籍新政,让他们享受更便捷高效的服务。潘再阳摄
一地申请 网上流转 异地审核 本地出件
长三角户籍信息变更实现跨省通办
中国警察网上海7月18日电 记者吴艺、通讯员庄莉强报道:18日,在上海工作生活的浙江户籍居民翁先生来到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华阳路派出所,在窗口民警的引导下,仅用两分钟就提交完成了户籍信息动态项目中的服务处所和职业变更申请。翁先生告诉记者:“原本要回浙江老家办理服务处所和职业变更申请,没想到在上海就能申请办理,免去了来回奔波。”
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获悉,即日起,长三角户籍信息动态项目变更跨省(市)通办实事项目在上海和浙江试点推出,两地户籍居民如需办理户籍信息动态项目变更,可在实际居住地公安机关直接申请办理,免去户籍地与居住地之间来回奔波。此项便民服务将于8月1日起覆盖至整个长三角区域。
据介绍,目前可以跨省(市)办理变更的户籍信息动态项目包括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服务处所和职业、其他住址等。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户籍居民如有上述项目的变更需求,可在实际居住地向公安机关提出变更申请,符合办理条件的,即可签署“长三角跨省(市)户籍信息动态项目变更承诺书”,留存联系方式并提交办理材料原件。实际居住地、户籍地派出所通过信息交互,实现户籍信息动态项目的变更审核和确认手续。实际居住地派出所在收到户籍地派出所的审核信息后,在1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人携带相关证件至派出所直接打印变更信息后的居民户口簿个人信息页。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申请人是未成年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由监护人代为申报,并提供相应监护人与申请人关系证明。此外,户籍信息动态项目变更申请一经发起不得中途取消。
长三角区域户籍信息动态项目变更跨省(市)通办,以实际居住地和户籍地公安机关之间的信息流转替代居民群众两地奔波,真正实现“一地申请、网上流转、异地审核、本地出件”的服务闭环,免去申请人往返于居住地和户籍地间的奔波劳顿,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下一步,上海公安机关将继续深入推进公安户籍管理创新改革,不断优化和完善户籍领域政务服务。同时,持续回应居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探索更多户籍事项便民利民新举措,持续推动长三角政务服务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近日,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民警指导群众在手机上办理出入境业务。郝鑫城摄
聚焦六项职能 全力护航发展
黑龙江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
中国警察网讯 记者冯锐、通讯员韩雨桐报道:7月15日,黑龙江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暨政务服务优化年“一窗通办”现场会议。
黑龙江省公安厅要求,全省公安机关聚焦六项职能定位,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要求公安机关当好“服务员”,在增值服务上再加力,聚焦打造“最多跑一趟”“只进一扇门”优质公安政务服务,聚力做强“一窗通办”、做实“全程网办”、做深“只进一门”、做好“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当好“办事员”,在便民利企上再加力,持续推进办事流程标准化、制度规范化,不断在简化办事手续、缩短办事距离、提升办事质效上攻坚发力;当好“法治员”,在要素保障上再加力,主动对接发展战略需求,坚持以法治护航发展、服务民生,结合公安工作实际,进一步强化制度供给、权益保护和普法释法,全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当好“监督员”,在环境营造上再加力,进一步突出执法监督、机制监督、审批监督;当好“护航员”,在安商护商上再加力,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严打涉企犯罪、严控金融风险、严防生产事故;当好“安全员”,在维护社会安定上再加力,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严打各类突出违法犯罪。
近日,福建省晋江市公安局池店派出所民警指导市民使用出入境智能签注设备。张金坛摄
推进公安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安徽创新推出“无证明办事”系统
中国警察网讯 记者张振雷、王娅飞报道:“没带证件也能办成事,我们已经正式推出了‘无证明办事’系统。”近日,在安徽省铜陵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综合窗口前,忘带身份证急得满头大汗的王女士听到民警介绍的新政策后,经过“刷脸”比对确认身份,系统自动调取数据核验,成功办理了业务。
近年来,安徽省公安厅全面深化警务机制改革创新,推进公安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探索推广“无证明办事”工作,不断提升办事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证明多、出具难、多头跑’是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顽瘴痼疾。”安徽省公安厅政务公开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群众的呼声就是改革的哨声。安徽省公安厅党委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民有所呼、警必回应”的具体行动,依托全省公安系统改革创新“揭榜挂帅”机制,先期在合肥、马鞍山、池州市公安局试点“无证明办事”工作。
2023年4月21日,基于“无证明办事”的“警民通·马上办”系统正式在马鞍山全市公安派出所、车管所、警务站等169个公安政务服务窗口上线使用,实现便民服务“无证明办”、短信精准提醒办、窗口主动提示办、就近服务“跨域联办”。
充分试点后,安徽警方全面梳理公安“无证明办事”所需的83类数据共享需求,积极协调争取省数据资源局等部门支持,在证照信息电子化、数据接口打通、数据归集共享等方面加强跨部门、跨层级协作配合,依托“安徽省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身份证、驾驶证等10类高频数据“刷脸”核验,群众办事时无需提供以上纸质材料。
安徽公安机关建立长效机制,努力打造便民利企“新生态”:建立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同步动态调整证明事项免提交清单;建立融合服务机制,结合“高效办成一件事”“一窗通办”综合窗口建设,以公安“无证明办事”为支撑,统筹推进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力争实现“极简审批”“极速办理”“极优服务”“极致体验”;建立督导问效机制,通过“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2389举报投诉、网上查询、实地走访、模拟办件等方式,对各地“无证明办事”工作落实情况加强监督。
专挑“疑难杂症” 解决急难愁盼
浙江全面推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中国警察网讯 记者谢佳、通讯员赵越、朱虎波报道:“谢谢你们帮我找到了奶奶的照片,对于你们来说可能是一件小事,但对于我们家可是一件大事!”近日,付先生来到浙江省海盐县政务服务中心,将一面锦旗送到民警黄文华手中。
原来,付先生的奶奶已去世20多年,老人家的照片一张都没有留下来,这成为一家人心底多年的遗憾。当看到有群众从公安窗口找到家人照片的新闻报道后,付先生重新燃起希望向警方求助。窗口的工作人员立即查看档案系统,可惜年份久远,并未找到相关照片。随后,工作人员向“警优服”团队民警黄文华求助。经查阅大量原始档案,黄文华终于找到付先生奶奶的第一代身份证并将照片翻拍后发送给付先生。
这一切得益于浙江公安机关在全省开展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设。据悉,为深入贯彻《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公安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浙江省公安厅自今年3月12日起推广试行公安机关政务服务“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企业群众提供兜底、暖心、贴心的服务。截至目前,在全省108个县(市、区)公安政务服务中心、76个车管所、18个出入境服务大厅布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企业群众解决各类疑难复杂问题1780余件。
据浙江省公安厅政务服务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为推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规范、有序、高效运行,他们还制定“六个办”工作机制,要求各地对群众反映情况及诉求“马上办”、承诺事项“容缺办”、复杂问题“会商办”、敏感事项“提级办”、闭环管理“跟踪办”、增值服务“暖心办”。
专挑“疑难杂症”,解决急难愁盼。“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运行以来,受到群众、企业的广泛好评。5月初,富阳一家公司准备赴德国参展,需要加急办理护照和德国商务签注,如果时间耽搁就会损失参展机会,直接损失海外大额订单。接到求助后,杭州市公安局富阳分局政务服务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开辟“绿色通道”,积极与上级出入境管理部门沟通协调,把制证审批时间从20日缩短到2个工作日,全力支撑企业抢订单、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