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特警冯甜甜又立功了!
7月9日,“尖刀·使命”2025年全国公安特警挑战赛进入第3个比赛日,此前斩获狙击枪射击项目女子组第一名的冯甜甜,又帮助新疆特警女子参赛队夺得解救人质科目女子组第二名。
在解救人质科目比赛现场,各参赛队中的“青春力量”庆祝完赛。记者陈路坤 摄
11时36分,一声令响,新疆特警女队的两名狙击手——28岁的冯瑞、23岁的冯甜甜跨过起跑线,向狙击塔飞奔而去。两人背着狙击枪,迅速登塔、抵达点位,趴卧、架枪、瞄准,动作流畅稳健。
同一时间,新疆特警女队的5名突击队员已在冲弹房集结。她们手拿破拆工具,做好了破门准备,只等那声枪响。
按照比赛规则,听到狙击枪响后,突击队员才能开始破门。比赛按自然用时、判罚加时的总用时进行排名,一旦脱靶即加罚30秒。这意味着,狙击手开枪要快,更要准。
压力集于开第一枪的冯瑞身上。她用时20秒即进入瞄准状态,集中精神、调整节奏、平复心跳,进入那个经过千百次检验的正确状态。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21秒、22秒……
33秒,是时候了!冯瑞扣动扳机,“砰”,200米外的标靶四分五裂。突击队员立即启动破拆程序。接着,冯甜甜也命中200米标靶;冯瑞再中280米标靶……
最终,新疆特警女队总用时1分45秒,夺得解救人质科目女子组第二名。
采访中,不少参赛选手表示,解救人质科目中,最关键的就是狙击手,可谓“难中之难、艰中之艰”。赛场上,新疆特警女队的两名年轻狙击手不辱使命,出色完成任务。
此次挑战赛上,越来越多年轻人担当参赛队主力,刷足了“青春存在感”。这些青春面孔、追梦身影亮出了实力与自信,擂响了青春战鼓。
“给你看看我比赛的画面,帅吧!”见到记者,铁路特警女子参赛队的“00后”夏雨晴拿出手机,展示她在冲锋枪射击比赛中的精彩瞬间——她初次参赛就获得了该项目女子组第二名。
谈及比赛心得,夏雨晴说:“相比于来自全国的好手,我们年轻民警的优势不在经验和技术,在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青春无畏、青春耀眼,但青春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特勤培训中心参赛队的“00后”郭津杨的首场比赛,就经历了意外与考验。从去年的全国公安特警挑战赛,到今年2月的阿联酋特警挑战赛,郭津杨经历过诸多大赛历练,被同队战友冠名“年轻的老将”。
挑战赛首日的手枪射击项目中,郭津杨开出的第一枪即脱靶,被加罚30秒,直接丧失竞争前三名的机会。尽管如此,他没有放弃,迅速调整后,稳稳命中余下11枪,完成“跟自己的较量”。
9日上午,他以突击队员身份参与了解救人质科目比赛,帮助特勤培训中心参赛队勇夺第一名。
在高水平竞技中,无论选手成绩好坏,每个人都能成为最终的赢家。
在和全国顶尖的特警队伍同场竞技后,缉私特警参赛队的“00后”无人机飞手李博琳认为:“成绩已经不重要了,其他参赛选手的战术、经验和技巧,包括解决问题的思路,都值得我学习。”
以往操控无人机进入楼体,李博琳都会选择最大的入口,比如门。但有飞手传授经验:应该优先考虑风向,顺着风飞,更快更稳。李博琳活学活用,试飞一次,果然更快。
年轻人在比赛中的成长清晰可见。
西藏特警参赛队的“00后”突击选手索朗罗布告诉记者,在解救人质科目中,他在比赛中放弃了原先的技术性开锁,首次使用刚学来的暴力破拆方式并取得成功,耗时节约40多秒。
青春也常常免不了遗憾——按赛事要求,每支参赛队都要配备替补队员,这意味着许多人没有登场机会。
28岁的孙靖舒是民航公安局参赛队的手枪射击替补队员,对他来说,参加全国赛虽未上场,但长了见识,“在比赛中领略了顶尖特警的风采,我要把他们的作风、技能、竞赛策略都带回去……”
随着赛程推进,越来越多“95后”“00后”让人眼前一亮,他们有的可爱明媚,有的意气风发,有的坚毅沉稳……
今年夏天,在天山脚下刮起的这股“青春风暴”,让人们有理由相信,年轻人也可以撑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