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时值盛夏,各地公安机关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靠前做实夜间警务,站好平安岗、当好“守夜人”,全力为辖区夜经济保驾护航。
济南 推出“凌晨巡防”机制
6月30日凌晨2时,雷阵雨突袭,山东省济南市济南东站广场上的红蓝警灯持续闪烁,灯光穿透雨幕。济南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重装突击巡组与市内6区特巡警大队共7支巡组警力集结到位,沿着凤凰北路开始“凌晨巡防”。
作为全市“四级巡防”体系的核心力量,3月以来,济南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推出“凌晨巡防”机制。每天凌晨2时至5时,特巡警支队集中市县两级特巡警专业力量,围绕大型开放社区、老旧小区、沿街商铺密集区等治安复杂区域,采用“车巡+驻巡”“静态+动态”模式开展夜间防控,做好“平安守夜人”。自“凌晨巡防”启动以来,全市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和整体掌控力显著提升。据统计,6月以来,市区凌晨时段重点区域盗窃类案件量环比下降33%。
工作中,济南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以“防”为出发点,统筹“一级巡防”重装突击小队和市内6区“二级巡防”特巡警力量,建立统一编队、兵团作战的联合巡组,根据预警研判,每晚轮换一个辖区集中优势警力开展“凌晨巡防”,实现动中备勤、有效震慑、一体响应、精准打击。
他们紧盯重点时段,复盘分析案情,针对凌晨警情高发特点,建立动态巡防机制。公安机关紧盯风险区域,梳理凌晨警情易发高发区域和重要部位,建立夜间警情热区图,规划巡防线路59条、驻巡点87个,推动巡防警力最大限度压向大型开放社区、老旧小区、沿街商铺密集区等重点部位,全力提升社会治安掌控力。
针对夏季治安特点,特巡警支队还创新“巡逻+宣传”模式。在夜间经济集聚区,巡逻车组会适时进行防盗窃和反诈风险提示。民警在巡逻间隙向商户发放《夜间安全防范手册》。“现在夜市打烊后,商户们都习惯看一眼停在路口的巡逻车才放心离开。”泉城路商户李女士说。
6月底,济南连续多日高温,特巡警支队战训基地上同样火热。集中培训、送教上岗和“红蓝对抗”,特巡警队员们每天都在进行着实战训练。特巡警支队以警情处置为落脚点,立足快处快反,强化能力培训,围绕“快处、妥处、依法处”目标,常态化组织开展法言法语、现场指挥、队组协同等专题训练,全面夯实街面警情处置的能力基础。
(记者 孙丽丽 通讯员 周洋 屈星辰)
龙岩 民警化身“平安守夜人”
华灯初上,霓虹闪烁。夏日时节,由夜游、夜食、夜购、夜娱等活动交织而成的夜经济画卷在福建省龙岩市徐徐铺展。万家灯火间,红蓝警灯持续闪烁,龙岩公安机关广大民警化身“平安守夜人”,在夜色中绘就平安底色。
随着长汀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为守护千年古城的烟火生机与八方游客的平安旅程,长汀公安打造“定点值守+动态巡逻+科技赋能”防护体系,在核心景区设置24小时警务岗亭,开展以“步巡+车巡+无人机巡”为主要内容的立体巡防,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管事率。
漳平市永福镇的台湾街,美食飘香、人群熙攘。台胞曾先生经营的小吃店已扎根此地一年有余。谈及创业感受,他笑着说:“从开业第一天起,无论多晚打烊,我们都能看到民警带着商户志愿者在街面巡逻。有他们在,我们经营起来特别踏实!”
这背后,是漳平公安组建的“平安守夜人”队伍的辛勤付出。这支由民警、商户、志愿者组成的联勤联防力量,每到夜幕降临,便身着反光背心穿梭在街巷里,将邻里式守护融入每一次巡逻中,共同守护小城夜市平安。
“大家可得多留个心眼儿,千万别去扫那些来历不明的二维码,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在龙岩市新罗区中央苏区金融街夜市,龙岩市公安局新罗分局民警穿梭在熙攘的人群中,手持反诈宣传单,耐心地向群众讲解典型案例,提醒大家警惕新型诈骗手段。这是龙岩公安以宣促防、守好夜间烟火气的生动注解。
近年来,龙岩公安紧扣“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龙威行动”等专项部署,以夜市烧烤摊、金融街、商超等场所为重点,采取治安清查、法治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展开高频次、高密度巡逻,为夜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每当夏夜来临,上杭县瓦子街的烧烤摊前炭火升腾。高密度的人流与烟火气交织,客人难免因座位、点餐等琐事产生摩擦。为高效快速化解夜间摊位纠纷、消费争执等矛盾,上杭公安在瓦子街等夜市场所设立“夜市调解室”。
6月18日晚,两名顾客因就座问题产生争执。眼看摩擦就要升级,巡逻民警老陈迅速赶到,通过拉家常式疏导和法理分析,让双方达成谅解、握手言和。“有民警在,夜市里的纠纷少了,顾客消费心情好了,我们的生意自然更好。”夜市管理负责人林经理点赞道。
(记者 袁灏 通讯员 钟平)
襄阳高新 联勤联动提升处置效率
夜幕降临,灯光璀璨,湖北省襄阳市最大的商业综合体之一―万达商圈人潮涌动。商户楼宇户外大屏流光溢彩,夜市烧烤美食摊位烟火升腾。喧嚣的烟火气中,一盏盏流动的红蓝色肩灯分外抢眼。
“李大妈,您这些电器和燃气设备要经常检查,可不敢飞线充电!”“小王,店里的灭火器要放到安全且方便取用的地方,一定要绷紧安全弦!”7月9日傍晚,襄阳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紫贞派出所民警刘礼甲在万达商圈夜市带队夜巡,不时叮嘱商户和群众注意安全,并开展防诈、防火、防盗系列宣传。
连日来,为护航辖区夜经济发展,襄阳高新警方立足辖区商圈夜市分布,动态设置4个服务网格、16条重点巡防线路和110余处防控打卡点,通过“派出所+交管平台+机关警种”深化联勤联动,充实街面警力,每天19时至次日凌晨1时开展常态化、叠加式、高频次的巡逻防控工作,持续提升见警率、管事率和震慑力。
“‘步巡+车巡+视频巡+无人机巡’,既做到了立体覆盖,还能确保精准制导。”刘礼甲介绍,高新分局实时关注辖区各商圈夜市人流、车流及警情信息,靶向调度巡防警力,实现快速响应、妥善处置。
襄阳高新警方还着力深化智慧交通警务应用,密切监测道路交通态势,精准指挥疏导交通;在商圈夜市及周边增设车辆绕行、禁止掉头、停车指引等交通标志50余处,科学施划、开发限时停车位,规范人车通行及停放秩序。
“每个车门都拉一遍,遇到没关好的,及时通知当事人。”夜渐深沉,刘礼甲带队完成每晚巡逻最后一项“规定动作”―仔细检查商圈夜市周边停车场车辆安全,防范“拉车门”盗窃。
“看到他们在,再晚我们也不害怕。”万达西路夜市摊主李女士笑着说。
(记者 李宗吾 通讯员 周胤伍 刘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