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入夏以来,各地公安机关根据夏季治安特点和辖区实际,提升防控力度、优化服务举措,在守护城市商圈、护航夜经济、护佑乡村平安等方面出实招、见实效,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连日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进入暑期旅游旺季。满洲里市公安局在热门景点加强警力部署,细化巡逻防控措施,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确保游客安心游玩。图为7月15日,民警辅警在金街步行街执勤、巡逻。实习记者 张志颖 摄
连日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进入暑期旅游旺季。满洲里市公安局在热门景点加强警力部署,细化巡逻防控措施,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确保游客安心游玩。图为7月15日,民警辅警在金街步行街执勤、巡逻。实习记者 张志颖 摄
重庆江北构建“三位一体”防控模式
提升商圈巡防处综合效能
7月10日22时,在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步行街朗晴广场一酒馆门口,两男子因抢乘出租车发生争执。不到1分钟,最近的街面巡防警力赶到现场,对双方进行劝导,化解了可能升级的矛盾。
这样的“秒级响应”得益于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区分局搭建的“分局情指中心—商圈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巡逻作战单元”三级指挥架构。遇突发敏感案事件,指挥部可调度快处大队、特警支队、派出所、交巡警、武警等7支巡防力量,实现“1分钟快速反应、3分钟增援到位、5分钟合围处置”。目前,商圈街面重大警情处警时间平均缩短至1到2分钟,九类街面警情数下降49.03%。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期间,江北公安持续壮大群防群治力量,深化运行“商圈十户联防”勤务机制,组建商场“最小应急处置单元”,建立由网格员、党员骨干组成的“平安志愿者巡逻队”,构建起“全民参与、共建共治”的平安共同体。
“我的孩子不见了!”7月12日晚,来渝旅游的吴女士焦急地找到巡逻民警求助。接报后,江北区分局现场指挥部立即启动“未成年人紧急寻查机制”,通过视频查找,在30秒内锁定小孩出现在一商场。随后,指挥部同步将孩子照片推送至商场30名工作人员的手持终端。3分钟后,一名保洁员找到了孩子。
迭代升级高空镜头、安装鹰眼摄像头、增设无人机巡航镜头……江北公安以科技赋能,打造守护城市安全的“电子哨兵”系统。此外,江北公安在41栋楼宇部署“智慧楼宇卡口系统”,形成“环状合围+点面联动”“科技巡查+精准打击”的防控格局。
(记者 周 捷 通讯员 江兆程)
赣州空地联勤守护夜经济
织就“看得见、管得住”的防护网
7月13日18时许,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梅林古镇夜市逐渐喧闹。餐饮店老板李先生熟练地翻烤着肉串。一队警容严整的巡逻民警从他的摊位前走过。“以前最怕客人酒后起摩擦,现在看到民警就在身边,心里踏实多了。”李老板感慨。
入夏以来,赣州市公安局深入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聚焦夜间安全,动态提升夜市、夜宵聚集区等警情高发区域巡防等级,织密全时空守护网,为城市“夜经济”注入平安动能。
当晚,夜色渐深,章贡区江南宋城历史文化街区游人摩肩接踵。伴随着一阵“嗡嗡”声,警用无人机悬停在古建筑上空。解放派出所副所长廖海林紧盯移动警务终端上的热成像画面,发现郁孤台前一通道因游客聚集拍照严重拥堵,立即通过无人机高空喊话:“前方20米有专属拍照点,请向两侧分流!”同时,廖海林向附近步巡的民警辅警发出现场引导指令。短短几分钟,人流恢复顺畅。
这是赣州公安构建“车巡+步巡+视频巡+无人机巡”空地一体联勤机制的缩影:地面力量深入角落,巡逻车覆盖干道,无人机回传热力图,视频岗全域调度,形成“感知—预警—处置”闭环,织就“看得见、管得住”的立体防护网。
“科技赋能的核心,是让平安防控跑在风险前面。”赣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负责人钟华玖说,“面对大客流,我们根据动态感知图、可用资源图、风险隐患图等‘三张图’提前部署警力,实现安保‘零事故’与交通‘快疏散’,为‘夜经济’顺畅运转提供了硬支撑。”
(记者 曾芳洲 王 瑞 通讯员 黄 蕊)
丽江强化宣传巡防扎紧乡村平安篱笆
用沾满泥土的脚步丈量民情
7月15日10时许,云南省华坪县荣将镇万亩芒果林中,果农们正忙着采摘拇指芒。华坪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和见友拿着一沓反诈宣传单,走到果农林志刚身边说:“林大叔,如果有人打电话说您的芒果检测不合格要退款,千万别相信。”听到和见友讲虚假助农诈骗新套路,十几名果农围拢上来认真倾听。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丽江市公安局组织警力走村入户开展反诈宣传、巡逻防范,农村地区电诈发案率同比下降35%。
除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反诈普法宣传,丽江市公安机关聚焦夏季农村区域性治安特点,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小案,落实“小案快破”工作机制。6月以来,丽江市公安机关着力破解“小案无人办、打击质效弱、执法风险高”等难题,破案数、治安案件打处数、抓获嫌疑人数同比均大幅上升。
7月8日,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鲁甸乡新主村云杉林里传来激烈的争吵声。两名村民因地界问题争执不下。鲁甸派出所驻村辅警和耀军带着调解队迅速赶到,为双方实地勘界,并请来村里的老人做证。3小时后,新界标立了起来,两家人握手言和。6月以来,这样的“田间调解”在丽江市随处可见。各派出所聚焦矛盾纠纷调解,邀请当地乡贤组成调解小分队,目前已成功化解纠纷237起,其中98%实现“当日事当日毕”。
(记者 马 燕 通讯员 鹿晋芸 许建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