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安全,是现代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公安机关要围绕中心、着眼大局,科学谋划、系统推进,在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贡献公安力量。
潮汐车道自动“挪位” 交通事故线上快处
厦门:“智慧交通”让城市路畅人安
近日,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湖里大队民警在城市主干道开展交通疏导工作。齐铭 摄
“这个能自动移动的车道真方便!下班高峰多了一条车道,道路明显畅通了。”7月12日,市民张先生驾车驶过福建厦门机场埭辽路时,对智能潮汐车道由衷赞叹。
埭辽路周边云集了众多单位。曾经,这里上下班高峰是拥堵重灾区。去年年底,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依托联创基地孵化智能潮汐护栏,精准设置可变车道,高峰时段护栏自动“挪”出空间,通行效率同比提升30%。
智能潮汐车道是厦门智慧交管建设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全面启动科技兴警行动,以“智”破题,深耕“一体化、智能化、精细化、社会化”建设,全力打造现代城市交通治理体系,推动区域公安交管工作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迈进。据统计,在全市机动车及驾驶人数量双双突破230万的情况下,厦门市交通事故亡人数连年下降,去年创历史新低。
轻微事故造成的道路梗阻,是城市通勤的一大痛点。近年来,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创新探索快处机制,实现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撤,破解了“小事故、大拥堵”问题。交警支队通过“交管12123”App视频快处模块,与事故当事人实时在线交互,快速完成信息采集、证据固定,引导当事人安全撤离现场,并远程推送责任认定,全程高效流畅。
在厦门,智慧交通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为深化指挥调度机制,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全市范围打造交警数字警务室,成为勤务中队的“最强大脑”。交警数字警务室集信息汇聚、电子巡逻、融合研判等功能于一体,协同指挥视频巡查岗、勤务调度岗,推动现代警务机制在基层高效运转,为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筑牢坚实后盾。
此外,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依托人工智能配时中心与拥堵管控优化平台,让信号灯有了“智慧大脑”,依据实时路况生成精细灵活的配时方案,守护全市路网的高效运行。
从自动“挪位”的潮汐车道疏解高峰车流,到线上实现交通事故快处,再到交警数字警务室助力基层治理,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通过科技赋能,护航市民的每一次平安出行。
(记者 万 里 通讯员 张露悦)
部门协作处置 打破条块分割
常州:“多维联动”让大型活动安全可靠
6月21日,常州市公安局民警在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常州赛区)比赛现场维持秩序。高一鸣 摄
近日,在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常州赛区)期间,常州公安科学划分外围防控区、看台管控区、内场核心区三级责任区,投入2000余名警力,确保了3.6万名观众安全有序观赛。这是常州公安实行“多维联动”助力韧性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
音乐节人潮涌动,足球赛激情澎湃,演唱会座无虚席……今年以来,常州城市文旅经济呈现爆发式增长。常州市公安局深刻把握平安韧性城市建设的系统思维,创新构建“政府主导、公安牵头、部门联动、科技支撑、全民参与”的大型活动安保模式。常州公安积极推动市委、市政府建立大型活动管理市级协作机制,整合文旅、应急管理、交通、卫健等12个部门资源,形成“1+X”跨部门协作体系。该体系打破传统条块分割,实现信息共享、预案共商、处置联动,有效提升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系统韧性。
在指挥体系方面,常州公安创新“1+1+6”指挥模式:在市公安局设立总指挥部,在活动现场设立联合指挥部,治安、交警、巡特警等6大警种一体化运作。“我们建立了‘主场负责、周边支援、全域协同’的弹性警力调配机制。”常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支队长吕平洋介绍,他们打造了“核心管控、内圈封控、外围防控、交通分流”四层安保圈层,确保了核心区域的安全可控,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
针对大型活动入场拥堵难题,常州公安创新“红蓝黄”三色票面分区管理法,使观众入场效率提升40%,排队纠纷同比下降75%。同时,他们创新运用“大型活动交通流量预警大模型”优化信号灯配时,配合170万条引导短信和50块智能引导牌,使奥体中心周边道路通行效率同比提升11.3%。
“从进场到散场,每个环节都井然有序,这样的观赛体验非常棒!”一位从南京赶来观看“苏超”常州赛区比赛的球迷感叹。
此外,常州公安始终将“柔性执法”理念贯穿城市治理和活动安保全程,在活动现场设置报警台、服务点、医疗点、救助点“四位一体”服务网络,今年以来累计救助群众710名,找回遗失物品1200余件。
“我们全方位提升城市安全运行的韧性水平,探索出了一条既安全可靠又释放城市活力的治理新路径,让市民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收获满满的安全感。”常州市公安局局长于贵平说。
(记者 杨青春 通讯员 王 军 顾 燕)
定期上门走访 提供暖心服务
宜宾三江新区:“园区警务”助力创新城市发展
近日,四川省宜宾市公安局三江新区分局警企服务中心民警辅警走访企业。尹家骥 摄
“人民警察为人民,热忱服务助企行!”近日,一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负责人将一面锦旗送到四川省宜宾市公安局三江新区分局警企服务中心,感谢公安机关火速破案,为企业挽损30万元。这是三江新区分局实行“园区警务”、助力创新城市发展的一幕。
潮涌万里长江第一湾。宜宾市三江新区是四川首个省级新区,动力电池产业产值近千亿元,常住人口约44万人。新区设立5年来,产业向“新”崛起,城市向“新”蝶变:去年,GDP、规上工业产值、进出口飞速增长;今年以来,三江新区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一季度,GDP增长41.9%、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5%。针对创新城市特点,三江新区分局坚持“警力下沉、重心下移、服务下放”,全力做好“园区警务”工作,以高水平安全护航三江新区高质量发展,助力“宜宾制造”更好走向世界。
“价值60万元的物料被盗!”6月23日,在一次企业例行走访中,三江新区分局沙坪派出所教导员黄超元敏锐察觉某重点企业内部管理出现细微漏洞,正被不法分子悄然利用。三江新区分局民警经过缜密侦查,精准锁定犯罪嫌疑人,悉数追回企业被盗财物。
黄超元是三江新区分局“警务管家”之一。在沙坪派出所,每位民警“包干”服务数家企业,定期上门走访、送服务,让企业安心更放心。三江新区分局还精心建立“一企一档”,帮助民警对企业状况了如指掌,让安防指导和法律服务更好落在关键处。
日前,三江新区分局警企服务中心正式实体化运行,中心设置业务受理处、警企会客厅、警心法韵工作室、警情研判室,为辖区1.1万家企业集成一站式、便捷式公安政务服务,全力打造护企发展服务新矩阵。
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三江新区的“龙头企业”。7月1日,该公司第7、8期工厂投产使用。警企服务中心为2400名新员工开辟服务绿色通道,暖心提供一站式服务,赢得企业和员工点赞。今年上半年,三江新区公安在警企服务中心的协调对接下,为企业解决困难52个,化解涉企纠纷218起,破获职务侵占等涉企案件12起,为企业挽损500余万元。
(记者 胡 雪 通讯员 吴明创)